慈禧太后(1835—1908),即叶赫那拉氏,又叫西太后、老佛爷,清朝咸丰帝妃子,同治、光绪两朝(1861—1908)实际的最高统治者,以垂帘听政、训政等方式统治中国长达47年。所在时期我国遭遇外患频繁,且每有战事十有八九要输,遂“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割地赔款。加上生活奢华无度、反对维新变法,百年来为国人所诟病。 在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上,慈禧太后是清王朝腐朽的象征。在国人的历史记忆中,慈禧太后是一个非常负面的人物,甚至被称为卖国贼、投降派、保守派、杀人狂。然而,大量宫廷文物的见世,却告诉了人们慈禧太后不大为人所知的另外一面:她竟然还是位书画家。这是学者布惊树在其博客上的揭秘。布惊树说:“慈禧不是好的领导者,但可以说是一个优秀的书画家。慈禧书法颇有功底,花鸟画亦极工。”
慈禧肖像
慈禧写的“龙”字,运笔有力流畅,矫健如游龙
慈禧写的“寿”字,略显生硬,笔力有欠,可能为老年之作
据辽宁《时代商报》报道,2004年7月4日在沈阳故宫首次展出的慈禧太后真迹《富贵长春图》一经亮相,立刻“镇住”了前来参观的游客,大家一致为这位“辣手”太后的书画作品叫绝。据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支运亭介绍:“大家都知道西太后慈禧是清末一个政治家,却鲜有人知道她还是一个出色的书画作家,我曾经看过她批阅的一些奏折,字迹很漂亮。” 《清宫遗闻》记载有“光绪中叶以后,慈禧忽怡情翰墨,学绘花卉,又学作擘窠大字”。慈禧太后丈夫、儿子都死得很早,长年孑然一身,她虽地位至上、颐指气使,王公大臣拜倒一地“万岁”声满殿轰响,却仍然几十年生活孤独、精神困厄。她活得并不容易,于是“喜艺事”,勤习书画,以求得内心的安慰。 虽然慈禧太后的书画基础并不是太好,但她天资聪颖,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摸索,进步很大;尤其是在缪嘉蕙等着名画家入宫指导之后,书画水平日进。师从缪嘉蕙,在慈禧太后的书画生涯中无疑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却也给后人一个猜测:她的书画作品会不会都是缪嘉蕙捉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