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评论家姚展雄说:光绪十五年,缪嘉蕙被选入宫作为慈禧太后的“伴闲”。慈禧太后常令缪嘉蕙侍其左右,随时教她画画,或为她代笔作画,并将其代画的花鸟虫鱼、山水条幅、人物扇面等赏赐给宠臣亲宦。据介绍,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在其六十寿诞上,凡大臣奉赠寿礼,她一律以缪嘉蕙创作的“御笔之宝”回赏,并在字画上加“万岁”二字。由于数多量大,皇亲国戚难免狐疑:太后哪有这等精力?通过“探底”,方才洞悉缪嘉蕙这个“代笔人”、“幕后英雄”。虽然不能说凡是盖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的书画都是缪嘉蕙所作,但慈禧本人绝不是一个优秀的书画家,“只是一个初学者水平”。 那么,慈禧太后花这么多精力投入到书画创作当中,难道仅仅是附庸风雅、欺世盗名?又或是有些人说的,为了送给大臣们,忙不过来,只得叫人捉刀?其实,慈禧太后作为大清王朝实际的最高统治者,她并不需要去讨悦任何人。写一下字,绘一下画,大多都是自我娱乐。何苦为了一点虚名,费这么大的劲呢?布惊树说:“斯人已逝。虽然非多是少,但并不能因此就让她本来已经少的“是”也给抹去,让她“全非”。属于她应得的那个部分,我们就给还她吧。”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批评家王林表示,是不是由他人代笔难下定论;但不管如何,慈禧太后也称不上是位书画家。他说,“作为一种个人爱好,古人都喜欢书画笔墨,慈禧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流传的书画自然受人关注,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从美术史的角度来讲,慈禧的书画算不上优秀,说是书画家有点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