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中国百年抵制日货史:918后日企员工被暴打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9-16 15:06:24

  “一阵风式的抵制日货行为,会让外国人觉着中国人是一盘散沙,缺乏强有力的反制和持续性,并从中学到对付中国的‘实用经验’,认为强硬后适当松一松,中国的态度马上就软下来了。但从骨子里,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看作是一个没有原则,只讲求眼前利益的民族。”周永生观察道。

  她爱这些东洋货 她又恨那些东洋人

  “妈呀!全是东洋货,明儿叫我穿什么衣服?”

  在茅盾的小说《林家铺子》里,林老板女儿因为爱穿“东洋货”而受人耻笑,“抵制日货”的人警告她不得穿日式衣服上学,否则就剥光烧掉。

  “林小姐的一双手在那堆衣服里抓捞了一会儿,就呆呆地站在床前出神。这许多衣服和杂用品越看越可爱,却又越看越像是东洋货呢!全都不能穿了吗?她爱这些东洋货,她又恨那些东洋人;好好儿的发兵打东三省干吗呢?不然,穿了东洋货有谁来笑骂。”当年,36岁的茅盾在《林家铺子》里这样写着。

  《林家铺子》写于1932年6月,正是上海“一·二八”事变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

  小说中“抵制日货”的场景,发生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第二次集体抵制日货的风潮中。小说中的林老板精于生意却又胆小怕事,对抵制日货的浪潮波及他的铺子感到气愤;对“一·二八”事变中的中日沪战,他却颇为冷漠,“满街人人为上海的战争而没有心思想到生意的时候,林先生始终在筹虑他的正事。”

  抵制日货风潮里,中国普通市民的爱国情感与内心的纠结,《林家铺子》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十世纪初打“经济牌”很奏效

  对于抵制日货,维基百科的解释是:这是经济抵制运动的一种,目标为日本生产的商品。历史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出现过由民间或政府策动抵制日货的呼吁或行动,当中包括中国大陆、台湾以及韩国,还有战前的美国等。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