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修行的成长之路
动画片和迷你剧里,小一休时常对着用母亲衣物扎成的小人偶,无声诉说着内心绵绵不绝的思念,堪称煽情泪点。迷你剧结尾更是设置一休母亲伊予局夫人,为了磨炼儿子心志,“让他走自己的路”,以后专心修行,而对一休刻意避而不见。真实的历史相差无几,一休出家后与母亲一别,长达十六年未再相见。
一休自小聪慧过人,十二岁时便前往壬生宝幢寺,与几百个成年和尚一起学习《维摩经》,兼学诗法。在当时的日本,出家能受到最好的教育,一个有学问的和尚必得学习中国文化。一休是其中出类拔萃之人,他既写得一手好汉诗,大写意的泼墨书法也飘逸过人。
他在十三岁时写出名噪一时的汉诗《长门春草》:“秋荒长信美人吟,径路无媒上苑阴。荣辱悲欢目前事,君恩浅处草方深。”诗中的“美人”就是代指自己的母亲,既为母亲命运的萧瑟叹惋,也伤怀咫尺天涯两人不得相见。
第298集动画片中,一休离开了安国寺。他与母亲、师兄、朋友们一一惜别,踏上了远游修业的艰苦之路,为这套动画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一休的确在十三岁开始外出游学,他前往建仁寺向慕哲大师学习作诗之法。他天资聪颖又刻苦用心,熟读各种佛经和俳句,每天写一首诗作为功课,技艺日益精进。
当时信奉临济宗的禅寺,与足利家关系密切,受到幕府的直接保护,所以日益兴隆。许多武士和贵族子弟,无心向佛,却纷纷出家到此,借此攀附权贵。
于是寺庙中竟一时风行比出身、比门第,还斗富。一休对此极为不屑,经常掩耳出堂,写了诸如“姓名议论法堂上,恰似百官朝紫宸”等许多诗给予讽刺。慕哲大师告诉他:“现在禅门颓败,非一柱可支,但三十年后你的话将会引起大震动,带来革新,且先潜心好好修行,忍耐并等待。”
西金寺的谦翁大师除了辛勤劳作,便是闭门修行,从不与求名闻利之人往来,“高风激世”。十六岁的一休听闻后,顿生倾慕之心,定要追随谦翁大师。谦翁问,你愿意离开那么富足的寺院,随我苦修吗?一休坚定的决心打动了他,成为谦翁唯一的弟子。他还取自己名字中的“宗”字,为一休取名宗纯。
一休跟随谦翁精研佛家内典与俗家外典,严格遵循禅门“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清规,生活极为清苦,而精神上却极其充实快乐。转眼四年过去,一日,谦翁将一休唤至跟前,说:“我所有的东西都倾倒给你了啊。”随后就卧床不起。一休尽心照顾师父,但无济于事,谦翁大师不久就圆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