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年兽到底是什么兽 年兽的由来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25 14:01:54

  而这类动物,尤其是被当做怪物而需要驱逐的时候,在中国古代文献里有一个共同的泛指名字——山魈。

  唐代戴孚《广异记·斑子》:“山魈者,岭南所在有之,独足反踵,手足三歧。其牝者好施脂粉。於大树中做窠。”《国语·鲁语下》注“夔一足,越人谓之山缫……富阳有之,人面猴身,能言。”《永嘉记》记载:“安国县有山鬼,形如人而一脚,仅长一尺许。好盗伐木人盐。”独足和反踵可能反映了灵长类似人而肢体比例不“协调”的特征(并因此和“一足”的乐正夔联系起来),“好施脂粉”则可能指的是猕猴粉红色的面部,长一尺许和今天猕猴的体型基本相当。这些特征都表明山魈的原型确实是灵长类。

 

  

山魈图片

  而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山萧,一名山臊……如鸠,青色,亦曰治乌。巢大如五斗器,饰以土垩,赤白相见,状如射侯。犯者能役虎害人,烧人庐舍,俗言山魈。”章炳麟《噀伧文》说得更是干脆:“毋作山魈,鼠窃狗偷。”这也表明,它(至少在传说中)是会危害人类的。

  至于和爆竹的关系,我们更是有十分明确的纪录——南朝梁代宗懔的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刘禹锡 《畬田行》里也说:“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在现代语境下,山魈已经用来特指Mandrillus sphinx,这种大型的灵长类动物原产非洲,自古以来跟中华文明产生交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这种非洲猴子狰狞的外貌,当年的动物学家因其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素养,将山魈这一有着中国特色的名字赋予了它。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