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毛泽东三到故宫 为何只登城墙而不入内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23 19:06:52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9月27日,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将北平改名为北京。首都规划随即展开。

  参与规划工作的梁思成,与应邀到北京指导工作的苏联专家发生分歧。梁思成与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共同提出中央行政区应在古城之外的西部地区建设,以求得新旧两全、平衡发展;苏联专家则提出中央行政区应放在古城中心区建设,并着手对古城的改建。毛泽东支持了后者。

 

  

毛泽东

  毛泽东三到故宫 为何只登城墙而不入内

  北京的城墙、城楼、牌楼等古建筑开始被陆续拆除。1952年8月,天安门东西两侧的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被拆除,梁思成、张奚若曾表示坚决反对。1956年5月,北京市规划局、北京市道路工程局展修猪市大街至北长街北口道路,拆除大高玄殿前习礼亭及牌楼、故宫北上门和东西连房,又引发学术界激烈批评。对古城愈演愈烈的拆除,终导致张奚若1957年向毛泽东坦陈己见。

  毛泽东与故宫有过一段渊源。他早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就读时的老师易培基,1929年曾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19年12月毛泽东率代表团赴京请愿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即住在故宫脚下的福佑寺。

  毛泽东主席对紫禁城有着特殊的感情。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曾是他就学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的老师。1919年,毛泽东同湖南人民代表团来到北京,宣传进步,声讨驱逐湖南督军张敬尧,就住在紫禁城脚下的福佑寺。

  1949年初,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北平之前,毛泽东曾亲自给解放军将帅发出指示:“此次攻城,必须做出精密计划,力求避免破坏故宫、大学及其他著名而又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您们务使各纵队首长明了并确守这一点。”正因为有了这样一道“手谕”,才促成北平和平解放,保证了紫禁城免受战火破坏。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