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已贴上了停业公告
在一排蓝色的围挡中,悦来巷显得冷清、萧瑟。一不小心就会错过这个不起眼的小巷。走进巷子,要不是嵌在墙上的一块“文保碑”,根本看不出来这里藏着600多岁的瓮堂。瓮堂的大门、窗子都被水泥封上,堵得严严实实。瓮堂大门边上贴着一张红色的公告,公告上写着:因内部调整,暂停营业,敬请互相转告。何时营业,另行通告。
它是不少南京人的童年记忆
瓮堂的两边,有的房子已经被征收,人去屋空,紧靠瓮堂的一户人家墙上也写着“征收”字样。这户人家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瓮堂几个月前关的,什么时候开,他们也不知道。
其实,早在2012年底,就有传言,600多岁的瓮堂过了2013年春节,就不再对外开放了。不过,去年7月下旬,现代快报记者去现场探访时,发现瓮堂还在正常营业。
“里面很暖和,小时候,我们家没浴室,就在瓮堂里洗澡。印象中,冬天最温暖的时光几乎都在瓮堂里度过,吃完晚饭便跟老爸带上毛巾去瓮堂洗澡。”瓮堂附近的那户人家的男主人告诉记者。
“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洗个澡,搓个背, 躺在位子上睡一觉,一支烟、一杯茶,很多老城南人能够在瓮堂打发一下午的惬意时光。 很多老城南人,以前冬天都会去瓮堂泡泡,感觉一天的疲劳都在热气腾腾的水池中散去了。
老板曾表示顾客越来越少
瓮堂不起眼,斑驳的门板上写着,明朝古迹瓮堂,最古老的澡堂。进去,是一面大镜子,墙上贴着价目表:澡资10元,擦背10元,下活10元……瓮堂只接待男宾,不接待女宾,因此,女宾只能在门口止步。瓮堂有“下活”“修脚”“刮脸”等各种服务项目。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古董榧子,细竹条上写着“聚恩泉”“下活”等字样,男人们付了澡资,就可以领了榧子去洗澡了,还可以搓澡擦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