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化寻根
“事实上如果总结一下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马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根,而由此衍生出了很多文化。”王立对记者表示:“虽然中原大地很早就开始养马驯马,但是马文化本质上的演变还是与北方的游牧民族有着很大的关系的,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游牧民族就会南下,同时带来马文化的濡染与融合。”
从周朝与犬戎之争、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到蒙恬北御匈奴、南北朝五胡入华、元蒙饮马长江,华夏文明的成长总会与马文化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到马鞍、马镫、马刀的出现,大到国家祭祀、设立马政、出现相马经,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丛,而马文化丛又从物质逐渐的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甚至出现在文学作品和民俗中,对于人们的影响实在是太深了。”
说起马文化的影响,王立还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比如说响马。这个词其实源出于山东,比如说瓦岗寨好汉就是响马出身,响马是什么?就是强盗,但是为什么要把强盗称为响马呢?这里面的故事就很有趣。”
据王立考证,古时候的强盗马贼往往会在拦路的地方打劫,而这种打劫也很有讲究:“就是说盗亦有道,只抢财物,很少伤人性命,而在抢劫之前,他们会提前对路人进行恐吓威慑,这种恐吓当然也是以不伤人性命为前提的,因此他们出动前会射出一支响箭,同时也会在马上拴一些铃铛之类的东西,告诉路人,强盗来了。所以时间长了,响马一词也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