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埋葬大舰巨炮时代:二战英美日航母发展史(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11-10 19:31:59

      日本:生如春樱,死如秋叶

      如果说英国航母发展得不顺利,还可以归咎于其未尽全力的话,日本的航母发展史大约算得上是“过把瘾就死”的典范。

      作为与英国同样的海洋国家,日本对海军新兵器的感知有着出奇的敏锐。一战后的日本,作为战胜国正在谋求建设大海军,当获悉英国建造航母的消息后,马上意识到建造世界上第一艘航母对于确立其海军在世界上的地位有重要意义。1923年,日本下水了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航母“凤翔”号,与改装的“暴怒”号和“百眼巨人”号不同,该舰是世界上首艘以航空母舰标准设计建造的“真正的航母”。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桂冠,是从英国人那里抢过来的。就在日本建“凤翔”号时,英国也在建造他们的第一艘专设航母“竞技神”号,且比“凤翔”号早开工两年。

美国企业号航母

      日本能够先声夺人的秘诀,来源于其追求航母的疯狂。日本海军军费从1917年的1.63亿日元猛增至1921年的4.82亿日元,占国家岁出的32%。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疯狂得到了延续,据统计,在日本海军史上,共拥有航母29艘,有4艘在二战结束时还未完工。

      庞大的航母群曾让日本自认为是海上第一强国,但这种幻影很快在二战的各国国力的比拼中被击碎。1942年的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赤城”、“加贺”、“苍龙”和“飞龙”4艘主力航母全部被炸沉,日本海上航空兵力量由盛转衰。在此后的美军反攻中,日本航母一艘接一艘地葬身海底。至于残留的几艘航母如“凤翔”、“龙凤”等以及尚未完工的航母,在日本投降后均被美国下令解体。日本航母的神话剧在速兴的辉煌后迎来了彻底的毁灭。

      美国:流水线生产创造奇迹

      说了这么多英日两国悲剧的历史,总算要说到最后的赢家美国了。说来让人泄气,美国在航母战中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主要原因是其惊人的产能优势,不过,为让产能优势转化为胜势,美国还着实费了不少工夫。

二战后期美国埃塞克斯级航母

      与英日相比,美国海军的航母之路起步并不算晚。1920年4月,美国将1.2万吨级的“木星”号运煤船改装为1.4万吨级的“兰利”号航母。不过由于地处美洲,缺乏实战经验,直到二战开始前,美国一直将航母当做一种辅助兵种使用,其海军的主要战斗力仍是以战列舰为中心配属的。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对于美国海军来说是一个重大转折,由于美军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在此役中或沉或伤,美军在太平洋的主要兵力不得不以航母为中心进行配置。另一方面,日军在该战役中所采用的航空兵战术也让美军军官们大开眼界。美国国会于1942年通过专门法案,将航母生产作为优先制造的战略兵器。美国的可怕产能开始释放。从1942年起,美国共建造147艘各型航母。而同期的英国只建造了10艘各型航母,日本更是仅有6艘。

      美国之所以能够在战火纷飞中建造如此众多航母,除了惊人的产能之外,很大程度上也要感谢有“战时船王”之称的亨利·凯撒。这位美国工业家在二战前还在纽约铺马路。但二战爆发后,面对政府的庞大订单,他迅速将眼光投向了造船业,从福特公司的汽车生产线获得灵感,凯撒和他的工程师们想出了一个大胆的主意:用焊接的方式来取代铆钉。也就是说,船的各个部分可以分散在工厂中生产,之后再集中到船坞去安装。每个工厂只专门生产船只的一个部分,以保证质量和速度。依靠这种方法,凯撒的造船厂以普通工厂近三倍的速度生产包括航母在内的各型船舶。航母的流水线化,是美国在战时所创造的一个奇迹。

      美国总统杜鲁门曾这样评价亨利·凯撒,称其在二战中所建立的功勋不亚于美国任何一位海军上将,他的成功就是美国的成功。的确,从英日美的航母发展史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种战略兵器,航母的争锋,表面上是一次军事理念、技术的较量,而更深一层的,则是对各国工业实力的比拼。而所有这些的背后,考验的其实是一个国家是否有一种良性的机制,能够充分激发人的智慧与能力。而在这一点上,美国显然比英日做得更好。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长征前最后突围战红军伤亡惨重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