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揭秘:袁世凯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现代警察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10-16 18:10:30

      虽然历史对袁世凯的形象已有定论,但是袁世凯对中国现代社会管理制度的引进和创新所作出的贡献,却不容抹杀定。中国现代警察制度,正是袁世凯一手引进和创新的。

      很多人记得电视剧《走向共和》里的情节。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西逃。战败的满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列强则可在北京使馆区和天津等租界驻军。天津历来为北京门户,若无一兵一卒,敌军便可长驱直入。这让慈禧太后大为光火,直骂负责议和的红人荣禄无用。慈禧为此寝食难安,甚至不敢回銮。此事,愁坏了慈禧的红人荣禄。荣禄苦思冥想却不得法。面对慈禧的训斥,满头大汗的荣禄推荐了当时清朝熟通洋务的改革新星——袁世凯。

袁世凯

      接到老佛爷的旨意后,年仅42岁的新任直隶总督袁世凯灵机一动,决定“以警代军”,从他原来在天津小站训练的北洋新军中抽调了3000名士兵,换上赶制的警服,拼凑成巡警队伍,于1902年8月15日进驻天津,并成立天津巡警总局,“钻了洋人的空子,让其哑口无言”。中国近代警察体制,由此开篇。

      张黎做顾问的《走向共和》剧情大体符合历史。1901年,刚签完《辛丑条约》的晚清政府尴尬地发现,按照条约规定,天津城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长此以往,作为北京的重要门户,天津无疑将失去戍卫首都的能力。

      这个难题被丢给了正在为清政府训练新军的袁世凯,袁挑出3000名新军,交给了擅长办事的部下赵秉钧,进行了3个月的短期警察训练。1901年,袁世凯委以赵秉钧创办巡警的重任,翌年初,命其担任保定巡警局总办。他率新军改编成1500名巡警驻天津。这群身着黑色制服的年轻士兵,一方面承担起军事戒备的任务,另一方面又开始负责起“全省巡警、消防、户籍、营缮、卫生”等公共事务。史载当时八国联军也哑口无言。

图为赵秉钧

      半年内的时间,天津从一片混乱的局面,成为全国各省社会治安之冠,“有六个月不见窃盗者,西人亦叹服”。第一支警察队伍的建立,使天津被外国人描绘成“世界上拥有最好的警察制度的城市”。

      天津巡警总局的成功,让袁世凯坚定了推广巡警的信心,“新政”时期的“北洋警政”闻名全国。鉴于此,慈禧太后下了一道谕旨,要求全国各地都要效仿,使警察制度逐步推广。

      1903年,赵秉钧将天津、保定两处的巡警学堂合并为北洋巡警学堂,其后又在各州县设立巡警传习所,建立全省巡警网。

      1906年2月27日,朝廷下令在中央成立巡警部,以徐世昌为部长,以赵秉钧为右侍郎(副部长),推动全国各地进一步“裁兵改警”,兴办正规化、专业化的警察机构。此后,在权力与舆论的推动下,由袁世凯一手建立,赵秉钧一手负责的现代警察制度,在中国各个省份逐步推广,并显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