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1901年11月生,山西五台人。黄埔军校一期学员。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任红四军参谋长、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长征中,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右路军总指挥,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路军总指挥。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革军委委员,八路军129师副师长。1939 年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1942 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代校长。1945 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54年起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 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逝世。
徐向前元帅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父亲徐向前元帅离开我们整整 25周年。抗日战争中,父亲率部转战华北、华东数省,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作出了贡献。父亲在世时,绝少跟我提及他过去光彩辉煌的革命生涯,更多的是教育我珍惜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更好更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添砖加瓦。近几年,我退出一线繁忙的工作后,有了时间和精力整理父亲留下的宝贵文献资料,对父亲的一生有了更细致的了解,对党和军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每当翻看纸张泛黄、代号满篇、字迹有的已经模糊,历经70余年保留下来的父亲亲笔作战日记,我好像回到了当年抗战的战场,父亲的一幕幕抗战历程呈现在面前。
向前,到抗日前线去
全面抗战爆发仅一个半月,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西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爸爸坐在会场偏后的一条长凳上,前面是张条桌。他仔细聆听着张闻天主持会议的讲话,细心聆听品味毛主席代表中央政治局所作的关于军事问题、同国民党关系问题、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任务等问题的报告。会议明确了我军的作战方针,即基本上是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在这次会议上,父亲当选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洛川会议召开的当天,中共出席南京国防会议的代表叶剑英发来电报,经周恩来、朱德等中共代表反复努力,终于同南京政府达成了协议,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编第 115、120、129 师。据此,毛主席以新成立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名义发布命令,宣布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 129 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
抗战资料图
父亲从幼年期,就患有头痛病,这无名的疾病,伴随一生,时常困扰着他。头疼起来,经常是觉睡不成,饭吃不下,打针吃药根本无用。战争年代,他唯一的自我诊治方法就是用手枪柄不停敲击太阳穴。父亲作为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是方面军的一面旗帜,被誉为“战神”。他带着病痛,成功指挥了一次次战役和战斗,爬雪山、过草地,浴血祁连山。长年紧张的战斗状态,在枪林弹雨和血雨腥风中,他忘却了生命,更忘记了病痛。西路军兵败河西,使包括父亲在内的四方面军干部感到压抑。面对日本侵略者,父亲又带着满身病痛和难以解脱的忧伤,慷慨悲歌上战场,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之中。对于他这位战神来说,硝烟弥漫的战地,也许是最好的解脱病痛和苦恼的地方。
洛川会议结束后,八路军总指挥部率第 115、120 师先赴山西战场,第129师留守保卫陕甘宁根据地。八路军主力部队向山西挺进,需同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谈判,协商开进路线、活动区域、作战原则、指挥关系、后勤保障等一系列棘手问题。8 月29 日晚,毛主席在冯家村住处对父亲说:“你是山西人,同阎锡山是同乡,你和恩来同志去太原,做做阎锡山的工作吧。”父亲这位还没来得及到部队上任的 129 师副师长,领受重要使命,率先奔赴抗战前线。先同朱德乘坐美式捷姆西卡车,冒雨赶路。到了耀县庄里镇 120 师贺龙、萧克的指挥部,遇见林彪、聂荣臻后,同行过渭河,乘火车赴西安。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已经为八路军将领安排了去山西的专列。9月5日子夜,父亲与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聂荣臻、萧克、程子华及国民党将领张治中,同车去山西。9月7日,爸爸随周恩来、彭德怀、彭雪枫乘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小汽车,在梁化之先导车的引导下,一路飞奔来到雁门关以西阎锡山的岭口行营。阎锡山特意脱掉便装换上军装,见到父亲时说:“同乡同乡。欢迎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