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战争奇闻:苏联妇女竟冒险与日本战俘同居(3)

来源:复兴网 时间:2015-09-20 11:31:16

      日尔诺夫的上述观点得到了俄罗斯解密档案文献的证明。俄罗斯史学杂志《祖国历史》2008年第2期刊登的一份档案材料指出:1946年秋天,德国战俘马克斯·哈尔特曼给苏联内务部战俘和被拘留者事务管理总局寄去了一份申请书,请求允许他加入苏联国籍并同一名苏联女公民结婚。此前他已经给斯大林写过3封信。沃洛格达州分局局长鲍里索夫收到了上级的指示:“对战俘马克斯·哈尔特曼解释清楚:他只有在获得释放并且返回自己的祖国之后通过相应的大使馆,并且只有在被批准加入苏联国籍之后才可以跟苏联女公民缔结合法婚姻。”结果,原先被解除看管的战俘马克斯·哈尔特曼又重新被看管起来,而他的苏联姘妇则被打发到列宁格勒,处在国家安全机关的监视之下。

      然而,苏联政府却准许少数日本战俘同苏联妇女结婚。其实,这么做并不令人费解,因为纳粹德国侵入了苏联本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物质和精神损害,这自然激起了苏联政府和人民对德国战俘的愤恨,而日本人在二战期间并没有侵入苏联本土。此外,日本人守纪律、服从管理、吃苦耐劳等特点也为他们被准许与苏联妇女结婚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当然,远不是所有希望跟苏联妇女结婚的日本战俘都能如愿以偿,只有那些经过长期审查和多方考察之后,在苏联政府看来是信得过的日本战俘方可留在苏联定居,同本国妇女结婚,比如被苏联方面发展成为共产党员的日本战俘。在哈萨克地区,就有19名日本战俘经过批准加入了苏联国籍,他们留在了哈萨克并与当地妇女组建了家庭。

      而相当多因为婚恋缘故而希望留苏定居的日本战俘,则遭到苏联当局的拒绝并被遣返回国。2005年5月20日,俄罗斯的剧院舞台上,首次上演了一出以当年日本战俘与苏联妇女的爱情为主题的戏剧。这出戏是根据战争年代发生的真人真事改编的。正如俄罗斯记者纳娜·巴杜耶娃撰文指出的那样:“假如说艺术手法使......编剧可以用美满的结局来结束这出戏,那么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则要悲惨得多。”这出戏女主角的原型叫季娜伊达·米哈伊洛夫娜·尼古拉耶夫娜,她的女儿娜塔利娅向世人讲述了自己父母的爱情经历:“当我国对日本开战的时候,我父亲是日军的一名士兵,后来他被俘虏,被押送到伊尔库茨克州泰舍特市郊区的一个名叫克维托克的村子里,他在当地的一所幼儿园里做运水工人。他在那里同我的妈妈相识了。”季娜伊达在克维托克幼儿园里做厨师,她的第一次婚姻很不幸。当看到村子里出现了一个安静、通情达理且很勤劳的日本男人之后,她情不自禁地爱上了他。谁也不知道这个日本人叫什么名字,大家干脆管他叫伊万。他性格温和善良,完全不像其他人,尽管没有任何的书面证明文件,两人还是住到了一起。伊万非常喜爱继女拉里莎,并期盼能再生一个他们的孩子。1953年5月11日,他们的女儿娜塔莎(娜塔利娅的爱称)问世了。

      伊万告诉妻子,战前他在日本的一家银行工作,并已有家室和两个小孩。他无法想象自己能回到祖国去,因此开始构划新的生活。伊万拿定主意,要使自己在苏联的定居合法化、加入苏联国籍,并得到证明其身份的书面证明文件。为此,一天清晨伊万早早起身,吻别了妻子,动身前往泰舍特市,不料这一去就再也没能回来。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季娜伊达收到了伊万留给她的最后一封信:“亲爱的季娜,我乘船走了。无论我将来生活得怎么样,我都永远不会忘记你......请到园长那里将钱取走......真切地恳求你将女儿抚养带大,让她成为一个好人......请多珍重,祝愿你幸福、平安。这是我给你的最后的告别问候。永别了......”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