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东北战场:蒋介石最有可能改变战局的一次决定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9-14 19:20:26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在东北战场上一败涂地,众多精锐部队丧失殆尽,国军五大主力中的新一军、新六军也都葬送在东北战场。不过在国军进驻东北前,对于东北战场的判断曾经有过巨大的分歧,国民政府智囊团也拟定了上中下三计,然而最终蒋介石选择了下计,葬送了江山。

      一、上计,不承认波茨坦公告

      在波茨坦公告当中,确定了外蒙古独立、苏联对日宣战等条款。当时就有人指出不应接受这一协定,日本已经是强弩之末,而外蒙古脱离中国则会给中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维持东北原状,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如德国与日本一般短期内被四国占领,这样就断绝了解放军进入东北的机会,国民政府则可以战后找机会慢慢收回主权。

1.jpg

      二、中计,放张学良归山

      少帅在东北仍然有着极高的威望,对东北的情况又足够熟悉。如果张学良回东北,接收当地残余军队并得到国民党支持,我军在东北的局面将变得更为艰难,最终改变战局也未可知。然而出于对西安事变的顾忌和对张学良本人的不信任,少帅最终也只得孤老海外。

      三、下计,国军进入东北正面对抗

      苏联在撤离后给解放军留下了大量先进装备,从兵员质量上国军也已经占据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进入东北与解放军正面对抗国军并不占优,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四平会战后,国军选择占领长春等大城市而为对四野主力进行追击,给了我军喘息之机,可以说国军在东北战场上的失利有着战略、战术双重因素。

      上中下三计各有优势,蒋介石最终错误的选择了下计,导致了东北战场的失利以及接下来平津、徐蚌战场上的一系列颓势。不过历史没有如果,蒋介石的错误决定最终也成就了祖国今日的大好局面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社会,可以说中国的今天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