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首次发现中国潜艇在如此接近日本领海处航行,海上自队少校上野义之表示:“这艘中国潜艇航行目的不明。我们没有计划向中国提出抗议,因为潜艇在国际水域出现。”
《太平洋星条旗报》14日报道称,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公开表态,称中国潜艇是在国际海域正常航行,而日本政府也承认中国潜艇航行合法,但太平洋美军和日本军方以及情报机构立即开始解读中国攻击潜艇首次出现在日本近海的谜局。
解读二:在国际水域展示军事存在符合逻辑
对中国潜艇在鹿儿岛外的大隅海峡浮出水面,“日本国际论坛”研究部部长神保谦认为,这是中国要向日展示解放军海军的实力。
他说:“中国可能要宣示它可将潜艇部署到多远,以及展示人民解放军一直稳步提升技术。”新加坡的《联合早报》11月14日则报道说,有香港立法会议员认为,中国潜艇现身日本外海,是解放军向日展示实力。
香港立法会议员张文光认为,今次潜艇事件,是反映了中国新领导人积极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他们近期已容许国民从福建出发到钓鱼台宣示主权,以及二战受害者向日本索偿等民间等行动。他更强调,中国潜艇这次是在公海浮上水面,行动绝对合法,无可非议,潜艇没有进入日本领海,反映“中国很尊重日本主权”。
对此,许多军事分析家们认为,在东海昭示军事存在,展现实力符合逻辑,因为对于东北亚诸国来说,东海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因为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出口至东南亚等地的货物绝大部分要由此经过。
对于四面环海的日本来说,东海的战略重要性尤甚,因此,日本频频在东海展示军事存在。除了眼下日本海上自卫队正在此举行的年度大规模军事演习外,日本先后在东海水域采取了令国际社会瞻目的军事行动:2001年12月,日海上自卫队的“P-3C”反潜巡逻机在东海发现一艘国籍不明的“可疑船只”,便马上通知军舰对其追赶,最终在中国东海专属经济区内将其击沉;2002年,3架日本航空自卫队的同型飞机轮流追踪一艘中国侦测舰,由东海追到黄海;2003年11月,中国一艘考察船抵近东海遭日本巡逻艇跟踪警示,最后迫使中国考察船驶离考察水域。
中国在东海召示实力并不多见。美国《华盛顿时报》报道说,除了美军侦察飞机和舰船与中国战机舰船“打照面”外,中国战机和军舰在东海与第3国“打照面”的现象不多。2003年初,中国空军两架歼-7战斗机在东海上空拦截了一架日本自卫队的P-3C反潜侦察机,并在其左右“平行伴飞”近20分钟后转向290度回航,日机随后也右转110度返回冲绳第5航空群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