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德国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中有些战犯逃脱了法律惩罚。比如策划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731细菌部队的石井四郎等。何勤华提到日本小说家森村诚一的《恶魔的饱食》,记载日本军队当时在东北进行活体实验,在浙江等地投放细菌弹。何勤华的转述已经令人毛骨悚然,不忍卒闻。而美国与日本“互相交换条件”,让石井四郎这样的战犯居然逃脱了法律惩罚。
美国在日本独揽了警察权,审判完全控制在美国国家利益之下。二战结束之后不久冷战开始,美国利用日本在远东的地理优势,态度迅速变化。更大的遗憾是日本天皇。何勤华说,当时盟军司令麦克阿瑟与天皇私下会晤后,主张不起诉天皇裕仁。而两个人直到死去都要紧牙关,不肯透露谈话内容。
1988年的天皇裕仁
何勤华认为日本天皇是有战争责任的: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后,天皇都对相关部队进行了嘉奖;日本攻占南京后,天皇对相关部队进行嘉奖,对之后长达三周的大屠杀有一定促进作用;偷袭珍珠港,研制和投放细菌弹,天皇是默许的。天皇和英国国王虽同为立宪君主,但是天皇并非不能直接干预政治。何勤华举例说,1945年原子弹投放之后,8月15日天皇下诏投降,当时军部内阁中有人提出反对,但是天皇依然能发布广播投降,说明天皇依然是三军统帅,并非没有实权。
同德国相比,东京审判的制裁程度和执行力度上都不足。纽伦堡审判对支持希特勒的大财阀以及党卫军、秘密警察、政治领袖集团三个组织都进行了制裁。但东京审判没有对犯罪组织“樱会”等进行审判,以至于军国主义重来。
东京审判中候审的东条英机
德国人之所以对于战争罪行反省彻底,因为纽伦堡审判结果在全欧洲是监督和关注下执行,直到前几年还有八十多岁的二战战犯,在医院病床上接受了审判。日本非但对战犯的定罪和追缉做得不足,而且在1958年,服刑中的乙级、丙级战犯被释放,甚至其中还有人后来做到内阁大臣。比如现任首相安倍的外公岸信介,作为东条英机内阁的商务大臣、甲级战犯,后来居然当了首相。从天皇被免责,到很多战犯后来逃脱罪责,甚至后来担任了要职,日本右翼势力开始聚集,利用政治团体推进。在民间,右翼势力也一直存在。东京审判中绞死的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七人的骨灰,在火化之后就被人偷走,藏在观音庙旁边。1973年被移到东京,1978年搬进了靖国神社。政府中右翼势力与这些民间势力相互勾结,日本军国主义有渐渐恢复之象。何勤华从自己两次留学日本的经历,感受到民主势力越来越弱,连日本宪法第九条(放弃发动战争权利,不保留军队)也开始被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