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3月16日的早晨,鄂豫皖边特区手枪队队长钱钧正和队员在驻地湖北宣化店(今湖北大悟县)陈家坪吃早饭,突然外面传来了轰隆隆的马达声和群众的呼喊声,他立即提起手枪,率领队员冲了出去。顺着群众指引的方向,钱钧发现一架银灰色的国民党飞机正摇摇晃晃地向下降落,最后落在了草滩上。钱钧见状立即率领队员们飞奔过去,包围了飞机,并生擒了企图逃跑的飞行员龙文光。
当时,国民党频繁发动对根据地的“围剿”,几乎每天都有飞机来轰炸。因此,群众对于这架缴获的飞机十分愤慨,纷纷要求将其烧毁。
钱钧知道这是一件难得的战利品,他一面悉心向群众说明保留飞机的道理,一面让人把飞机伪装起来并派专人看护。
飞机轰炸鄂豫皖地区
随后,根据中共鄂豫皖边特委委员、鄂豫皖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主席徐向前的指示,钱钧带人把飞机拆卸开,以蚂蚁搬家的方式把它运到了特委所在地新集(今河南新县)。
龙文光1899年出生于四川省崇庆县,1926年1月从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后,即被选进国共两党联合创办的广东航空学校学习,次年又被选派到苏联第二航空学校深造,回国后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空军第四队(驻汉口)上尉分队长,并在南京中央军校航空班任飞行教官。
“列宁”号飞机
由于龙文光当时经常驾驶飞机来往于汉口、南京、上海、杭州等地,他的飞行技术和敬业精神在国民党军中十分有名。徐向前在得知这些情况后,便对龙文光加以劝说,希望其能参加红军。龙文光决定弃暗投明。为表示自己参加红军的决心,龙文光还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龙赤光。
随后,龙文光找来懂机械知识的帮手,把飞机进行修缮,组装起来,并在机身上涂上一层新的油漆。飞机尾巴上的青天白日徽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颗鲜红的五角星。三天后,徐向前在认真察看修复后的飞机时,高兴地说:“龙文光同志,祝贺你和你的飞机走向光明。”龙文光笑着对徐向前说:“请总指挥为飞机命名。”徐向前围着飞机走了一圈,对龙文光说道:“我看,就把我们工农红军的第一架飞机命名叫‘列宁’号吧。”接着,徐向前还在大会上宣布:“列宁”号是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架战机,龙文光是人民空军的第一位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