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日本进行了6年大轰炸:重庆人民如何生活?(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9-02 17:36:38

      在日寇的“疲劳轰炸”下,恐慌的情绪并未在重庆蔓延,重庆人民仍旧保持着平常的生活状态和乐观不屈的精神。轰炸过后,商业区迅速清理废墟,恢复营业,保障正常的生活秩序;工厂的工人们也坚持生产,积极保障军需民用;学校恢复上课,开展各项活动……1939年5月4日,郭沫若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美术家们,趁日机空袭之隙,刷写了日机飞行员在天空也能看见的巨幅口号:打倒日本侵略者。5月6日、7日,重庆南开中学如期举行了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春季校际运动会,张伯苓校长在开幕式上慷慨致辞:“敌人想威胁我们屈服,我们偏不怕他威胁。”

      重庆自来水公司总经理、著名实业家胡子昂先生,在集会上公开宣告:“敌人企图以狂炸毁灭重庆,纯属梦想。……吾人对各种原料,早有充分准备,足敷今后补充之用。退一步言:敌人纵能将自来水公司全部炸毁亦不能断吾民水源。”重庆电力公司也表示:无论在任何困难情况下,国防工业与生产工业之电力供应,绝不辍断一日。水电工人更是冒着在敌人轰炸下被杀伤的危险,在灼热的瓦砾废墟中,迅速修复了被炸坏的水电设备。

 

重庆大轰炸中罹难的市民

      三、不屈的重庆人民对抗战的积极支援

      日军的疯狂轰炸时刻威胁着重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得重庆人民的生活日陷窘迫,但是重庆人民和大后方人民不屈不挠,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旧贡献着自己的绵薄力量,积极支援国家的对日作战。1937年秋冬,在成都、重庆举行的寒衣劝募活动和春节劳军活动掀起了四川全省献金抗日、献金救国运动的高潮。自1937年冬到1938年1月,重庆市民捐募寒衣款达20多万元,军鞋10万双,棉背心4万余件,重庆被服厂还赶制了30万件棉衣。

      1938年12月,《新华日报》在成都、重庆两市倡议义卖活动,由商人或厂主捐货,买货人成倍付给货款,然后将货款交给政府,支援前线。《新华日报》报馆带头将《新华日报》《新群丛书》和广告全部义卖,收入全部捐献。中央大学的梁希用40元买了一张《新华日报》,以示他对抗战的支持。到1939年3月中旬,重庆各界群众捐款已达500万元。

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支援前线

      为了推进节约爱国献金运动,冯玉祥将军在外一直奔波近一年,还因血压升高住进医院,躺了两周。出院后仍四处宣传献金。一天,他在沙坪坝南开中学大礼堂,对着学生们演讲“献金救国”,讲了国际形势和国内战情,突然说要唱曲小调,问学生们愿不愿意听,学生们齐声叫好。冯玉祥拉开嗓门唱道:

      叫乡党,细听我来讲,我们的东邻舍,有一个小东洋,40年来造枪炮,一心要把中国亡。日本人,不讲理,先占了台湾省,又占了我黑龙江,东北华南也霸去,要把咱中国一口吞……同胞们,快联合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拿枪上火线,组织起来打游击,要把日本鬼子赶出去!

      冯玉祥抑扬顿挫地唱着,唱到悲伤处,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在场的人被他打动了,争先恐后地捐钱捐物,那次收到了千万元以上的募捐。

      四、结语

      重庆大轰炸是迄今为止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对无辜平民杀害最残酷的空中大屠杀。重庆人民在日寇疯狂轰炸中所表现出来的沉着、乐观和不可征服的气概,粉碎了日本侵略者摧毁重庆抗战意志的狂妄迷梦,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最终,付出了惨烈牺牲与作出了卓越贡献的重庆人民和世界人民一道,赢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历史已过,但警钟长鸣。让我们正视历史,迎接和平的未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