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飞虎队”命名由来:因国内民众未曾见过鲨鱼(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9-01 17:56:10

      但当汪精卫走进伪满皇宫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只见溥仪站在高高的台阶之上,俯视着走上来的汪精卫,而汪在礼仪官的指引下则立于台阶之下,在礼仪官的“一鞠躬”的呼喝下,汪精卫猝不及防,勉强行礼,三鞠躬毕,溥仪与汪始才握手,其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让汪大感受辱,气愤不已。

      当天,汪返回下榻的宾馆,一个人反锁屋门,里面传来痛哭声。

      重庆解放碑曾三易其名

      重庆解放碑曾三易其名,尽管它的历史非常短暂,但它的历史文化却因跨越两个不同时代而显得非常厚重。其实,重庆解放碑从修建至今才74年,在历史长河中,它只是一瞬。但它在中国近现代的巨变中,则三建其碑、三易其名,反映了近代中国两次重大历史变迁。

      1941年12月,蒋介石为树立全中国人同仇敌忾的精神,坚定抗战信念,在重庆市区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即市区都邮街广场,一个被日军用炸弹爆炸形成的大弹坑上,建起了一座“精神堡垒”,意指坚持抗日的精神丰碑。从沦陷区进入重庆的抗战将士和难民,看见“精神堡垒”,抗日信心大增。从重庆出发的抗战将士,也都要在“精神堡垒”前宣誓,以鼓励信心和力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的抗日战争也随之结束。重庆各界及广大市民得知喜讯,数十万人潮水般拥向“精神堡垒”和较场口广场,欢歌笑语不断、鞭炮鼓锣震天。时任重庆市市长的张笃伦,提出并决定在原“精神堡垒”旧址上,建立宏伟的“抗战胜利纪功碑”,以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陪都重庆也于11月30日解放。1950年10月1日,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对抗战胜利纪功碑进行改建,将碑文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