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夏天,包司令员率领的十三团与十二团各一部准备向平谷一带运动,在蓟县营房联合村驻扎。当时蓟县城内到处贴有‘皇军一万,增兵蓟县’的大标语,为了弄清到底敌人有没有行动,我和老侦察员杨泽被派往蓟县侦察,然后决定行军路线。”高大章告诉记者。进城的当天(7月27日)正好赶上大集,所以没费什么劲儿,两个人就混了进来。大街上并没有大战前的紧张气氛,三五成群的伪军在街上闲逛,而鬼子兵把三门扫荡用的重武器---山炮也拉进了警备队。从敌人的表现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军事行动。
侦察一天后,两个人顺小道来到县城边五名山的一座废戏楼休息,早晨起来,又爬到一座山头上向蓟县眺望。突然,他们发现从蓟县向这边来的土路上尘土飞扬,一队有70多人的日本骑兵由远处向山脚下进发。看到这一情况,两人没敢耽搁,一路小跑赶回司令部。接到高大章送回的情报,包森与分区参谋长曾克林两位指挥员先是一愣,然后盯着作战地图沉思许久。
“人数上我们占优,但武器配备上却没有优势。战士们每人仅有20发子弹,手榴弹数量少,而且威力小,杀伤力差。我们的步枪多数为濒临淘汰的”汉阳造“和”老套筒“,射程近精度不准。如果与这么多武器装备精良、作战同样勇猛的日军骑兵开战,还是头一次。当时包森捶了一下桌子,嘴里嘀咕了一句‘打个兔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