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出身卑微,酗酒,讲话文法混乱,穿着过时而风度不雅,态度生硬而举止粗鲁,而且常常发表轻率失当的声明,讲起话来无所顾忌,言过其实。但是,每个人的成功都 不是偶然的,赫鲁晓夫既然能爬上苏联最高权力巅峰,还是有他的过人之处的。千字文里有一句话“鉴貌辩色”,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善于察颜观色,通过对方的表现,能够很准确地猜透他的心计。赫鲁晓夫就有这个本事。 20世纪20年代末期,年轻的赫鲁晓夫曾在苏联工业学院里学习和任职。当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第二任妻子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也在工业学院学习。由于她是领导人的妻子,工业学院的许多师生一开始都很谨慎,很少和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说什么话。但相处的时间久了,大家发现阿利 卢耶娃其实个性温柔随和,平易近人,丝毫没有官太太的架子,对社会对民众都充满了关怀和同情。于是,大家和阿利卢耶娃的交往逐渐多了起来,和她聊天谈话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
按照赫鲁晓夫自己的回忆,自己当初之所以受到斯大林的关注、垂青和提拔,是因为斯大林通过自己的妻子阿利卢耶娃了解到,“赫鲁晓夫同志”一直在工业学院里为维护斯大林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总路线而斗争。按照赫鲁晓夫自己的说法,斯大林的妻子阿利卢耶娃就是“我的幸运彩票”。
但后来的苏联历史学家们在访问依然健在的工业学院师生时,得知了完全不同的情况。当时正值斯大林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的时期。大量不服从强制集体化的俄国农民被判刑和流放西伯利亚,许多人被镇压和枪决。特别是当时操之过急,许多工作人员作风简单粗暴,造成了更多的悲剧……。当时工业学院的许多师生也被动员,下乡去帮助推进农业集体化。因此,他们亲眼目睹许多可怕的事情:饥饿,孤儿,流放,枪决……他们回到学校之后,把这些情况都告诉了阿利卢耶娃。善良的阿利卢耶娃痛心之下,回家后对丈夫斯大林谈到了这个问题。
而斯大林则勃然大怒,喝问是谁向她传播“这些可耻的谣言”。“但这怎么是谣言呢,大家都是这么对我说的啊!”阿利卢耶娃争辩着。“学校里的每个人都对你这么说?”斯大林逼问道。“只有一个人没这么说,他说这些都是敌人的谎言。他叫尼基塔·赫鲁晓夫。但我相信,他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因为他坚持真理,而只是胆小怕事和奉承领导而已。”阿利卢耶娃说道。但她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斯大林已经记住尼基塔·赫鲁晓夫这个名字了。
随后,阿利卢耶娃就读的工业学院成为“大清洗”的重灾区,许多接触过阿利卢耶娃和向她述说实情的师生都被逮捕。但是,赫鲁晓夫却开始官运亨通起来。在斯大林的关照和批示下,年轻的赫鲁晓夫很快成为学校党委的一把手,没过几年甚至成为莫斯科市的市委书记,一路顺畅,直至当到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政府首脑)等重要职务,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