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六年七月,毛泽东让秘书把庾信的《枯树赋》给他读了两次,然后自己开始背诵,用微弱、吃力不清的声音慢慢地背,句句都是伤感之情:“......前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凄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是毛一生中所读、所听的最后一首诗词。他喜欢《枯树赋》,为一度繁盛的大树枯萎凋零感怀伤情。按诗人的原意,大树所以没落,是因为在移植中伤了根本,作者借此感慨自己飘零异地的身世。
但一九七五年五月二十九日,毛对注释诗文的学者提出异议,说大树的遭遇"不是移植问题","是由于受到了急流逆波的冲荡和被人砍伐等等的摧残所造成的"。以树喻人,毛当然想的是自己。
毛泽东因未能实现自己的雄心而伤感。他后期很爱哭,任何使他联想到曾经的辉煌;像看电影中自己军队进北京,以及现在的失意,都能教他泪飞顿作倾盆雨。他身边工作人员常见他“激动得泪如泉涌”。这就是毛泽东临终前最强烈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