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军史:哪一位外国女性曾获得八路军军衔?(4)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15 10:24:17

      >>渡河前夕

      战士不骚扰群众 身披麻袋露宿街道

      虽然八路军在韩城只停留了短暂的时间,但王筠老人还记得,八路军在各村镇驻防时非常体恤群众,常帮助群众担水扫院,同时宣传抗日救国,教唱抗战救国歌曲。当地群众主动给军队送粮送草,做鞋袜,运送渡河需用的木板。军队军纪严明,群众送的红枣,军队坚持付钱再吃,损坏东西照价赔偿。

      据其他人回忆,曾亲眼看到129师一支部队,在到达芝川准备渡河时,天气已经变冷,为了不骚扰群众,战士们都身披麻袋,在街道和屋檐下宿营,等到天明再住进群众家里,不愿给当地老百姓增加麻烦。所以,群众处处称赞:“八路军是救国救民的军队”。

      东渡临出发前,朱德将部队有关领导和船工队长召集起来开会。朱德对船工队长说,“现在,我把渡河的一切权力交给你们,过河时部队坚决听从你们的指挥。”又对部队的同志说,“军令如山,水令比军令严,我们的一切行动都要服从命令听指挥。”

1.jpg

      >>渡河当日

      舵手们稳掌舵 艄公船楼上细观水情

      黄河河防有几百里长,为何要选择芝川作为渡河点?昨日,韩城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张涛说,“当时黄河河面宽阔,水流湍急,宛如天堑,不仅阻挡了日军攻入陕西,我军战士要东渡也非易事,芝川渡口最适宜过河。即便如此,当时的芝川渡口河面也有十多里宽,而且河水深浅不一,既有浅滩,又有漩涡,加之河水暴涨,水急浪高,行船十分困难。”

      当年为八路军战士掌舵的船工曾经详细地回忆东渡的情景,被韩城市的文史工作者们保留下来:“为了保证抗日将士的安全,舵手们稳掌舵,抛锚工严阵以待,艄公站在船楼上细观水情,详查风浪,不时发出‘左舵’、‘右舵’的水令。在船工们的共同努力下,闯过了一个个险滩,战胜一次次恶浪,安全地把八路军指战员送往东岸。”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