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天亮,印军果然以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在炮兵火力的支援下,向我边防巡逻队发起了进攻,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由于我军的顽强抗击,印军在伤亡了数十人后,停止了进攻。但随之而来是印军派出战斗机和直升机,对我方进行了持续的侦察、威胁,并在纵深不断的增加兵力,似乎准备进行更大的攻势。
但就在第三天晚间,我山南军分区增援部队一个步兵营首先赶到,随即进入防御地域,增强我防御力量。第四天,我山地步兵53旅开始陆续赶到,并带来了大口径火炮和火箭炮,我方力量进一步增强。同时,西藏军区也迅速派出指挥力量,在桑多河谷纵深开设了前进指挥所,准备组织力量,对印军的侵略行动展开反击,将印军完全驱逐出我方领土。由于我军的增援力量不断增强,印军判断我军可能要对其发起全面进攻,于是,也开始不断的调集兵力,印军总部向东部军区发出了战争动员令,开始大规模的向冲突地区增强兵力。冲突发生后两周,印军已经向这个方向调集了一个军部、二个师共约7个旅的兵力和大量的炮兵与坦克,开始部署与我军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行动。
我军运输队跋山涉水运送物资
鉴于印军反应迅速,部队调动又快又多,我方判断印军有扩大和升级战争的可能,为了应对印军的战争挑衅,总参作战部向第13、21、54集团军下达了预先号令,要求三个集团军的部队准备前出到西藏参加对印自卫反击作战,确定第一批参战部队为149师、37师、61师和160师(即1962年在中印边境反击作战中取得瓦弄大捷的130师),并要求成都军区在西藏开设前进指挥所,组织预定参战部队指挥员前往战区勘察道路和地形。
冲突发生半个月后,我预定参战部队的师以上指挥员乘飞机到达前线,开始察看地形和道路情况,并受领成都军区首长下达的预定作战任务。6月份参战部队的团营两级指挥员到达前线,组织察看地形,受领任务,其中149师和37师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前线。
冲突区域地形图
根据军委首长“保持克制,坚决反击”的作战方针和指示,成都军区前指首长的决心是:以13集团军指挥山地步兵52旅、37师和160师在瓦弄和巴普卡方向作战,准备歼击位于该方向的印军第2师,以西藏军区前指指挥53旅、149师和21师,在德让宗至拉鲁地段作战,准备歼击击印军第4师,相机打击印军第17师。要求部队在六月底战役集结和准备,7月作为战役开始的初步时间,待第二批作战部队到达后就开始发起进攻。战役以歼灭印军前线两个主力师,收复藏南争议土地两个重点为目标,一举解决我方主张的领土边界。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虽然印军大败但始终未能停止向北侵犯与蚕食。从网上有限的资料或传言看,1962年后仅有1967年9月乃堆拉山口、1967年10月卓拉山口及1987年3月桑多洛河谷的三次流血冲突。有关“87·4”演习的详细资料网上十分有限,也许桑多洛河谷冲突就是“87·4”演习的序幕或组成部分。有消息说:“87·4”演习是自1962年对印反击战后,我军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同样也有消息说,由于我军后勤保障无力长期支持大规模的军事行动,“87·4”演习未能演变成1962年那样的自卫还击作战。看来收复被印侵占的领土任重道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