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儿童背井离乡
为了查明自己的身世,汉尼克在欧洲各地穿梭,从德国红十字会、波兰红十字会、国际寻人服务中心等30多个机构,搜集了20箱资料。直到2008年,德国政府保存的一批纳粹绝密档案公开后,汉尼克才找到了困扰自己几十年的问题的答案。一份标注日期为1948年11月12日的文件记录:“无子嗣的汉尼克夫妇,向汉堡青少年办公室申请领养一名儿童,并被准许到‘生命之源’之家挑选儿童。他们最终挑选的儿童是1943年5月20日带到这里的。”另一份档案则表明,汉尼克本名亚历山大·利陶,1940年10月17日出生于现乌克兰克里米亚的奥尔诺瓦。
这些档案还记录了汉尼克的被抢经历:1943年5月的一个晚上,几名纳粹成员粗暴地将汉尼克从他亲生父母的怀里抢走,并把他带到了波兰的罗兹。在那里,他接受了纳粹医生严格的身体检查,以确认他是否具有成为“希特勒娃娃”的资格……
汉斯·韦施出示儿时护士抱着他的照片
汉尼克看着这些档案,依稀记起了当年的一些情形。他说,当时,纳粹医生对他的身体进行检查时,“细致到每一寸皮肤”,还仔细查看了他有没有犹太人特征,比如黑发、尖鼻,是否割过包皮等。最后,他通过了检查。此后不久,一对中年夫妇来到收容所。他们在汉尼克面前观察了很久,但并没有把他带回家。第二天,他们又来了。原来,女主人想要一个女孩,而男主人则想收养汉尼克。“当我把脑袋靠在男主人的膝盖上时,他乐得不得了,连说‘就是他了!’”
汉尼克的养父是个聋子。当时,纳粹有严格的规定,不允许残疾人领养“希特勒娃娃”。不过,作为一名狂热的纳粹分子、党卫军荣誉成员,他凭借金钱和关系网,把党卫军头子希姆莱请到家中喝酒,最终摆平了此事。
希特勒的“生育农场”
一袋泥土寄乡思
探寻34年、直到68岁才弄清自己的身世,这是一出多么凄惨的人间悲剧?!但汉尼克说,跟其他1万多名“希特勒娃娃”相比,他已经够幸运了。
2008年底的一天,汉尼克终于来到了他的出生地——乌克兰克里米亚的奥尔诺瓦。当地人指着路边的一栋老房子告诉他,那里当年曾住过一户姓利陶的人家,不过现在男女主人都已过世。汉尼克眼含热泪,站在老房子前,许久不说话,也一直不愿离去。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他颤颤巍巍地从老房子旁边取了一袋泥土,放在贴身的口袋里,带回在德国的家中。“也许,我今生再也无法回到生我的地方了,就让这袋泥土陪我度过剩余的时光吧!”“生身父母,你们在哪里?”直到现在,汉尼克仍然会习惯性地问自己。但他已经感到很满足了。他说,比起当年希特勒制造的人类浩劫,他的人生坎坷其实算不了什么。尽管他还没找到亲生父母的墓地,不能为他们献上一束鲜花,但他不打算再找了,因为他老了,走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