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后期的安史之乱 平均每天都战死上万人(2)

来源:米尔网 时间:2015-06-22 11:23:58

  现在应该拼死一奋,战死有名,以免因无功而受戮于军营之内。”说完,荔非元礼下马持刀,身先士卒,瞋目冲前,身后将士感奋,左右砍刺,无不以一当十,斩杀数百敌人,势不可当。贼将周挚见势不妙,慌忙遁走。(荔非元礼的兄弟荔非守瑜也是英雄。

  安禄山大兵初起,一路锋锐无比,所向皆捷,惟独行至婴子谷,荔非守瑜只身一人,蹲地而射,竟射杀数百贼兵,还有几支箭从安禄山乘坐的大军车窗旁嗖嗖飞过,吓得安禄山率从人绕道而行。荔非守瑜箭尽,又不愿被叛贼生擒,投河而死,十足血性。)南城的史思明仍不知北城军败,还在指挥叛兵猛攻。李光弼驱赶八千多俘虏临河“展览”,当众杀掉数十人恐吓敌军。剩下的俘虏大惧,纷纷跳入河中往南岸游,唐军刀砍箭射,几乎一个不剩全部报销。见此,史思明又率军败走。

  每次大战前,李光弼都插一锋利短刀于靴中,有必死之心,对属下讲:“我位居三公,绝不会活着被贼军俘虏,誓死报效朝廷!”至此,见敌军退败,李光弼西向天子所居方向拜舞,“三军感动”,欢声震地。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唐廷又加封李光弼太尉、中书令。李光弼率军进围怀州。史思明率兵来救,再三为唐军所败。史思明扬言要渡黄河断绝唐军粮道。李光弼驻军野水度一带平地,四周竖立木栅为营垒。

  白天时,李光弼率兵巡营。当晚,他卒随从驰还大本营。临行前,他留牙将雍希颢留守,嘱咐说:“贼将高晖、李日越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今夜史思明一定会派他们来此劫营。你留守此地,切勿与他们交兵。敌人如果投降,就和他们一起来见我。”听此一席话,李光弼属下都摸不着头脑,以为主师操劳过度,语无伦次。

 

安史之乱形势图

  史思明听谍报说李光弼在野水度,忙派人把李日越叫至面前,下死命令说:“李光弼驻守平地,你以五百重甲骑兵今夜进袭把他擒来。否则,别来见我!”李日越乘夜急驰,进攻唐军营垒之前,高声喝问:“李太尉在吗?”唐军守兵回答:“已经走了。”又问:“你们有多少兵在营中?”回答:“一千人左右。”又问:“谁为主将?”答:“雍希颢。”

  李日越顿时来个透心凉,良久,他对属下说:“今夜下死命令派我来擒获李光弼,现在冲进去,最多抓住个雍希颢,回营也会被处死!”于是李日越一箭未发,下马请降。雍希颢喜出望外,忙带领这位勇闻三军的敌将回营,受到李光弼热情接待,朝廷马上授以金吾大将军之职。史思明账下大将高晖得知此讯,也带人归降唐军。

  众将佩服之余,也很不解,就问李光弼,“您降附这两个敌军大将怎这么容易?”李光弼说:“史思明屡次攻城失败,就想与我军平地野战。他听说我当天扎营在外,觉得我正中其计,连夜派李日越来袭擒我,肯定下死命令给李日越。

  雍希颢无名之将,李日越抓他回去肯定不免一死。人情惧死,李日越不得不降;高晖勇斗名声一直在李日越之上,听说李日越获授大将军之号,他怎能不动心来降呢!”众人大悟。

 

安史之乱带来了民不聊生

  唐朝诸军毕集怀州城下后,决开丹水倒灌入城。贼军顽抗,久攻不下。李光弼又使“地道战”,派人挖洞偷偷入城,得到敌军口令,潜上城楼,然后站在城墙上大呼,大开城门。唐军一涌而入,立克怀州,擒俘安太清等三位贼军大将。

  对唐肃宗有拥立之功的大太监、观军容使鱼朝恩轻信史思明散布的假消息,认为贼军思乡厌战,想要李光弼等人立刻收复东都洛阳。李光弼账下大将仆固怀恩也暗中嫉恨主师之功,对鱼朝恩大加附合,数次上表说贼军可一举攻灭。

  李光弼对形势十分清醒,上奏说:“贼锋尚锐,请候时而动,不可轻进。”朝廷不听,派中使督战,催促进军。李光弼不得已,苍猝设阵于北邙山下。贼军一直窝火不能平地决战,倾军而来,拼死进攻。唐军大败,军资器械丧失无数。

  后世史家对李光弼评价甚高,认为他完全可以与孙膑、吴起、白起、韩信这样的古代良将相比肩,且品德方面,更胜一筹。殊不料,李大将军晚年为太监所谋,困于口舌,不能自明,千方百计想保全性命,最终令自己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惊惧成疾,竟以忧死,正是“工于料人而拙于谋已”,令后人叹惋。古人谥法也非常有讲究。李光弼被谥为武穆,武者,刚强直理、克定祸乱;穆者通缪,布德执义、中情见貌。然而,穆还有另一种谥法:武功未成曰穆。宋代岳飞,后来也被追谥为武穆。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