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三年饥荒:供应日本战犯蛋类米面未减少(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3-08 13:21:33


  生活优待,尊重习惯


  抚顺战犯管理所为了改善战犯们的居住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建工程。同时,在饮食上照顾战犯们的饮食习惯。战犯管理所报请东北公安部,经周恩来指示,在大米紧缺的条件下,筹集大米。在副食品供应上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管理所不仅大量供应鱼、肉等,还充分利用院内空地建立蔬菜大棚,让战犯们能够在冬天吃到新鲜蔬菜。同时,在外面建立专门的农牧场,饲养猪、鸡、奶牛等,以确保对战犯的肉蛋奶的供应。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困难,管理所工作人员食品也非常缺乏,而日本战犯的饮食中,肉蛋类和米面却没有减少。战犯吃大米、面包、水饺、西餐,而管理人员吃高粱米、窝窝头。战犯们说:“管犯人的吃粗粮,犯人吃细粮,这是古今中外从来没有过的事。”“实行如此人道主义的宽大待遇,就是铁石心肠,也会被感化的。”

  伙食的改善使战犯们的心理防线开始逐渐放松。他们由对伙食的满意转而到对工作人员劳动的感激。日本访华代表团成员木下友敬在参观抚顺战犯管理所时对战犯们说:“你们生活真好,还能吃到小鸡,真是不可想象啊!”战犯们纷纷表示:“中国政府为教育改造我们这些人弃恶从善,走向光明,如同老师对待学生一样,费尽了心机,我们若再执迷不悟,天理难容。”他们对抗、抵触的内心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此基础上,管理所工作人员进行适时的引导和启发教育,使他们逐渐开始反省。

  尊重人格,彰显人道

  日本战犯从小便受到军国主义教育和忠君思想的灌输,“皇国史观”的价值观渗透到他们的内心深处,盲目服从和狂妄自大。在抗日战争中,日军死伤很多但被俘较少,其根源就在于此。因此,对日本战犯的改造,如果一味地压制和强迫,显然效果不会很好。在改造过程中,管理所自始至终贯彻人道主义精神,反对法西斯式管理模式,实行文明科学的管理原则,实行依法管理。早在接收日本战犯时,中央就曾指示尊重人格,禁止体罚。战犯管理所也曾作出专门规定“不侮辱战犯人格”,不许使用暴力手段对待战犯等。

  对战犯的人格尊重,还体现在尊重其私人财物上。日本战犯在进入管理所之初,管理所将他们所携带物品除战争罪证和危险品收缴没收外,其余物品包括金银财宝一律登记造册,由管理所代为保管,其所有权归战犯本人。在战犯离开管理所时,发还给本人。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