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袁世凯“治内”招数:十位夫人轮周侍寝(3)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1-30 14:58:56


  
  大夫人对二、三、四如夫人进行管教;五夫人对六、八、九如夫人进行管教,五夫人杨氏后来又管理全家。袁世凯不仅让五夫人管理生活上的一切,还让她管理整个袁府,各房的佣人和丫头,袁世凯的众多儿女以及如夫人们,都得服从她的约束,袁世凯的图章也是由她保存着的。
  
  因此,袁家上上下下都对她既敬且畏。但是,袁世凯在钱财利益上则是公平分配。袁世凯也不轻易流露出他对任何一位如夫人的偏爱,比如,如果谁需要订制衣服、打造首饰,他给每人一份,一视同仁;月钱的数目,各房一律均等,谁也不能多拿。如果这些如夫人们犯了错,袁世凯除了当面训斥外,还要根据情节的轻重,停发一个月或数月的钱。在伺寝方面,袁世凯也不是像皇帝那样翻牌,而是一周一人轮值,从不冲突。
  
  袁世凯认为女子教育是“家庭教育之根源,培养人才之基础”,他在直隶总督任内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女子教育机构,而在家里,他也请了女教师给自己的女儿和如夫人们上课,为此他还专门给每位如夫人起了一本正经的学名,比如,五夫人叫志学,六夫人叫勉学,八夫人叫潜学,九夫人叫勤学。女子识字和拥有自己的名字,而且这些名字都与学习有关,迎合时尚,看来是迈向现代和文明的一大步,虽然她们退回闺阁仍然是封建家庭的如夫人。
  
  1909年,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开缺回籍。在彰德府洹上村隐居的三年里,袁世凯像一个真正的地主老财,有时间也有闲心来经营这个大家庭,他让众多的太太们有事可干,发挥她们各自的厨艺和才艺,这样也就省下不少家事的摩擦和纠纷。袁静雪在《我的父亲袁世凯》 一文中描述了一幅其乐融融趣意盎然的家庭“和谐图”:袁世凯开辟了菜园、瓜园、果木园、桑园等各种园子,也饲养了家畜家禽,以备全家上下日常食用。他整修了一座花园,取名“养寿园”。还把洹水引进园里,开凿了一个大水池,池里种植了一些荷、菱之类,养殖了很多鱼,因为袁世凯喜欢吃二夫人做的熏鱼。在这个大水池内,还修了一座池心亭,必须坐船才能到达亭上。每年夏季或月圆的时候,袁世凯常和全家人划船过去,在那里吃饭赏月。
  
  1913年,袁世凯以“中华民国大总统”之身份,入住中南海,妻妾子女也一同迁入,深深地闭锁在中南海内。1915年底,袁世凯宣布成立“中华帝国”,实行帝制,并准备于1916年元旦登基,定年号为“洪宪”。袁世凯制定了宫廷礼仪,还有龙袍、凤袍、皇子服、皇女服、宫廷女宫服等各式吉服全部制成。袁世凯的正妻于氏当上了“皇后”,如夫人们,经“洪宪皇帝”册封,大、二、三、五,四位如夫人都为“妃”;六、八、九,三位如夫人都为“嫔”(四夫人、七夫人这时已故去)。显然,“妃”和“嫔”是两个等级,这让被称为“嫔”的三位如夫人大吵大闹,而此时的袁世凯已经疲惫不堪,长叹了一口气,说:“你们别闹啦!你们都要回彰德,等着送我的灵柩一块儿回去吧。”说完,就走回办公室去了,接着,没过几天,袁世凯便下令缓行帝制,撤销了大典筹备处。袁家的上上下下都好像做了一场梦。
  
  自1916年春节起,袁世凯身体日趋不佳,内外交困,身心交瘁。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仍然多由他最喜欢的大夫人和五夫人服侍。这一年6月6日,死于尿毒症。
  
  袁世凯死后,分家,袁家家眷移居到天津大营门袁家大院,和平共处,互不矛盾,每一位如夫人分得一栋楼,各立门户,各奔前程。这是一个很大的建筑群,里面有德式居住楼房、戏楼和档案馆,“文革”期间及以后,陆续被拆毁。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