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闰二月的一天早晨,春寒料峭,济州(今山东巨野)金国占领军大营的中军帐门外,一阵马蹄声响,远处风驰电掣般地冲来了由抗金青年英雄、济南人辛弃疾率领的50名骑士。辛弃疾飞身滚鞍下马,高声向守门士兵喊话道:“喂!快去通报张安国将军,有老朋友辛弃疾等人来访,请他出来说话!”
眼前突然发生的这件事,是什么来头呢?
22岁从军打仗原来,此前一年,金国海陵王完颜亮率兵大举侵宋,妄想占领杭州,“立马吴山第一峰”,不料在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境内)被南宋将领虞允文打得大败,他自己退到扬州,被部下杀死。中原地区饱受金人压迫掠夺多年的汉族人民趁机举行武装起义,抗战的烽火四处燃烧。22岁的文武全才辛弃疾迅速组织起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开展驱逐金人的武装斗争。
为了更好地打击敌人,完成统一大业,辛弃疾率领这支队伍投奔了由另一位济南人耿京领导的有25万人之众的起义大军。耿京十分赏识辛弃疾的人品才干,此前他已经自称“天平军节度使”,因而任命辛弃疾为“权天平军节度掌书记”,负责全军的文书工作,连自己的帅印也交给他保管。
这时,金国的新皇帝——金世宗完颜雍已经稳住了北方局势,开始调集大军,对中原汉族义军实行各个击破。辛弃疾力劝主帅耿京“决策南向”,即迅速归附南宋,以便与南宋官军遥相配合,共同抗击金兵。耿京欣然采纳了辛弃疾的建议,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正月派遣手下的将领贾瑞为正使、辛弃疾为副使,让他们领着9个随从人员,奉表渡长江归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