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屠夫还是救世主?史家毁誉参半的左宗棠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1-25 23:35:00

  三次会试名旁落

  左宗棠四岁开始随祖父在家中梧塘书塾读书,六岁开始攻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九岁开始学作八股文。

  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左宗棠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次年,他应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

  道光九年,18岁的左宗棠开始读顾社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齐南的《水道提纲》。

  这些学问为左宗棠日后的成功奠定了知识基础。

  1830年,左宗棠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次年又入湖南巡抚吴荣光在长沙设立的湘水校经堂。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在这年的考试中,7次名列第一。

  道光十二年,左宗棠以监生身份参加湖南乡试,中第18名。之后六年,三次赴京会试,均未考中。

  三试不中,左宗棠从此“绝意仕进”,打算“长为农夫没世”。

  但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他似乎并不甘心就此隐世。23岁新婚时,左宗棠写下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资料图:左宗棠

  1830年,左宗棠拜访长沙着名务实派官员和经世致用学者贺长龄,贺氏“以国士见待”。贺长龄之弟贺熙龄是左宗棠在城南书院的老师,他非常喜爱左宗棠,称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后来师生俩还结成了儿女亲家。

  1837年春,左宗棠的同乡——两江总督、经世致用派代表人物陶澍回乡省亲,途经醴陵,看到县公馆的一副对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印心石牵涉到陶澍一个引以为豪的故事)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后“激赏之”,经知县引见与左宗棠见面。

  陶对左“一见目为奇才,纵论古今,为留一宿”。左宗棠提出要拜陶澍为师,毕生仿效。陶澍欣然应允。

  左宗棠第三次会试落第后曾绕道拜见陶澍。临别时,陶提出要将年仅五岁的独生子陶桄许给左宗棠为婿。左宗棠开始任陶桄的教师。

  于是,一个落魄的穷举人,就这样做了两江总督府的四品幕僚。在这里,左宗棠开始接触军国大事。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