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对吕不韦的评价是:“孔子之所谓‘闻者’,其吕子乎?”
什么叫作“闻者”?《论语》颜渊篇云:“夫达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马融注:“此言佞人也。”所谓“佞人”,就是巧言令色,但求一己私利的人,李斯是此种人的标本。吕不韦也是这种人吗?不是!《战国策》魏策四说:“秦攻魏急,或谓魏王曰:‘今王能用臣之计,亏地不足以伤国,卑体不足以苦身,解患而怨报。秦至四境之内,执法以下,至于长挽者,故毕曰“与嫪氏乎?与吕氏乎?”虽至于门闾之下,廊庙之上,犹之如是也。今王割地以赂秦,以为嫪毐功,卑体以尊秦,以因嫪毐。王以国赞嫪毐,以嫪毐胜矣。王以国赞嫪氏,太后之德王也,深于骨髓,王之交为天下上矣。秦、魏百相交也,百相欺也。今由嫪氏善秦,而交为天下上,天下孰不弃吕氏而从嫪氏,天下必舍吕氏而从嫪氏,则王之怨报矣。’”连魏国君臣都知道吕不韦为秦,嫪毐和秦太后为己,与嫪毐联合则魏国之怨可报。这难到不足以说明吕不韦的政治态度和历史作用!
凭什么说吕不韦是巧言令色的“佞人”?因为吕不韦是商人出身,就断定他是“佞人”,不是吗?就是!
吕不韦是孔子所谓“达者”,而非孔子所谓“闻者”!
吕不韦是伟大的改革家,吕不韦的改革如果成功,秦的历史可能是另外的样子,中国的历史也可能是另外的样子。吕不韦失败了,而秦统一了六国,其统治只维持了十五年,就为陈胜、吴广、项梁、项羽、刘季等推翻,从而建立了汉帝国。
汉承秦制,保留了许多秦国不良制度和残酷刑罚,并为后世历代皇帝所继承,遗害无穷。吕不韦的悲剧,也是中国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