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刘伯承伏击日军:同一地点两次消灭日军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1-02 18:26:14

   “重叠待伏”,是一种战法,《孙子兵法》中无载,它的发明人是刘伯承将军。它出自一个有趣的真实战例:三天之内,在同一地点连续两次成功伏击同一强敌。

  1937年10月,日军占领石家庄后,沿正太铁路西犯,妄图一举攻取太原,掠夺山西的煤炭资源,瓦解国共两党的晋北抗日联盟。

  国民党军队不敢迎战,仓皇溃退。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师长刘伯承率领下,挥戈东征。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上将(1955年从海外回归祖国),

  顿感惊诧和内疚。他与刘伯承通话说:国民党正规军装备好,熟悉阵地战术,尚不能阻遏日军侵晋,且竞相后退。八路军兵微械弱,缺医短粮,

  施行的游击战能跟日军相匹敌乎?盼将军谨慎行事……刘伯承凛然答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反击日寇侵略,甘捐血肉之躯!”

  经缜密侦察,八路军获悉日军劲旅二十师团的迂回部队,向山西平定开进,前锋直指太原。其辎重部队约千余人在测鱼镇驻屯,负责向前方供应弹药粮食。

  刘伯承断定日军将于10月26日经七亘村向平定运输军需品,即令部队利用七亘村、南峪之间的有利地形埋伏。

  果不出所料,26日拂晓,测鱼镇日军庞大的辎重部队,在步兵200余人掩护下向西开进,结果中伏被歼。此战共毙敌300多人,

  缴获骡马300多匹和大量军用物资。八路军仅伤亡10余人。

  前方需要弹药和粮食急如星火,日军必然尽快再向平定运输军需品。刘伯承预料日军会以为八路军不会在同一地点再次设伏,

  便一面制造假象,佯装撤离远去;一面果断地在隔了一天后,于同一地点再次设伏。

 

  28日上午,日军又从测鱼镇出动,这次警戒更加森严,以100余骑兵和300余步兵掩护辎重西进。11时许,早已隐蔽于此的八路军等日军辎重进入了伏击圈后,一齐开火。

  日寇被击毙百余人,八路军又缴获一大批军需品和骡马。刘伯承把缴获的战马、军刀、大衣、罐头、香烟等战利品,送给卫立煌一部分。

  卫立煌赞叹不已,称此战为“战史上的奇迹”,誉刘伯承为“当之无愧的名将”。

  刘伯承将七亘村连环伏击战,命名为“重叠待伏”。后来,不少国家的军事教科书增添了这一前无古人的战法。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