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3日,由重庆逃至成都黄埔军校的蒋介石主动向校长张耀明提出,说要“检阅本校官生,予黄埔生再次鼓励”。那一天,是黄埔二十三期第二总队长李邦藩担任当日的校值星官。
上午8时刚过,在迎宾乐声中,身穿黄呢中山服、头戴礼帽的蒋介石,在寒风中由张群、阎锡山、顾祝同、蒋经国、张耀明等陪同步上检阅台。
首先举行升旗仪式,青天白日旗在全场人员注目礼下冉冉升起,旗杆顶头的滑轮吱吱呀呀转动着,像是承受不了这“国旗”。突然,那片薄布在升到旗杆中间时,呼呼啦啦掉了下来,不知什么原因,升旗用的绳子从中间断了,旗与绳子从旗杆滑轮上一同溜了下来。
资料图:蒋介石检阅部队
本来沉闷无声的队列吵嚷起来。为了使阅兵分列式照常进行,升旗人员不得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最快速度放倒旗杆,重新挂上绳子,升起了这面被摔落在地的旗子。
这个升旗插曲,在现场的队列中引起了纷纷议论,很多人说“看来党国的气数将尽了”。本来蒋介石是准备在大会上讲话的,他那时的情绪可能也受到突然发生的落旗的影响,在讲了“同学们”一句话后,嘶哑的嗓子干咳了一声,眼中又噙满了泪水,讲不下去了。
想必他触景生情,心中十分难过。他稳定了一下情绪,强打精神勉励学生,希望他们能够坚持到底,最后以凄凉的声调说道:“国家到了今天,已经是千钧一发的时候了。我们的国家,已面临生死存亡关头,复兴中华的责任已摆在你们的双肩上。
这次,你们的西迁绝不是逃跑,我寄希望于你们,大家好自为之。”看来,蒋介石此时也不想多说什么了。不到10分钟,讲话就匆匆结束。
校值星官李邦藩请示后,便进行下一个项目,变换队形,开始阅兵。队列前后各挪开一步,蒋介石和随行人员走下中正台,在校长张耀明、教育处长代教育长李永中、总队长李邦藩等陪同下,穿行于官生队列中。蒋介石带着白手套,同队列中徒手肃立行注目礼的排头、排尾官生握手,目视检阅,大有依依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