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坊仁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营长。参加了收复晋西北数城的战斗。
陈坊仁后任八路军第4纵队(宋邓支队)第31大队参谋长、大队长、冀热察挺进军参谋处处长、晋察冀军区第11军分区7团团长兼政委。先后参加了平西区1940年和北岳区、平西区1941年反“扫荡”斗争。
1943年,陈坊仁进入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党校学习。结业后,任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42团团长、冀晋军区第5军分区司令员。
1945年,陈坊仁任冀晋纵队4旅旅长。
(三)
解放战争时期,陈坊仁历任晋察冀军区第4纵队11旅旅长、第3纵队9旅旅长。参加了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
1948年1月,华北野战军主力攻打涞水,9旅部署在拒马河西岸打援。敌援军突破拒马河桥头,9旅的部队退至庄口,敌军又攻入庄口,9旅的一个营被压缩在几所院子里。陈坊仁立即带领旅前指进至庄口村边指挥。经侦察,当面之敌是傅作义第35军32师一个整师。第35军是傅作义的嫡系部队,傅作义尽管数度升迁,但1943年前一直兼任第35军军长,董其武任第35军军长后,排以上军官仍由傅作义亲自选配。32师是傅作义两大骨干力量之一,被其誉为“虎头师”,全师官兵均佩戴绣有虎头的袖标。9旅和32师激战竟日,打成对峙。陈坊仁按上级意图,指挥9旅切断进入庄口之敌与拒马河东岸敌军的联系,随后将庄口包围起来。第3纵队主力暂不攻涞水,调头攻打庄口,敌32师(欠一个营)全军覆没。
1949年,陈坊仁进入华北军政大学学习。
(四)
新中国成立后,陈坊仁任第66军副军长。
1950年10月,陈坊仁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66军副军长、第68军代军长。1951年6月,升任志愿军第68军军长。参加了第一至四次战役、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1952年巩固阵地作战、秋季战术性反击、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和金城战役,获得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两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5年回国后,陈坊仁任第68军军长。
1956年,第68军驻徐州,彭德怀元帅视察第68军。陈坊仁陪同彭德怀视察驻苏北新沂县的202师。清晨彭德怀散步,看到军人俱乐部墙上挂着《军人誓词》第一条为“我要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彭德怀说:“这个说法有毛病,我们的军队虽然是共产党绝对领导的,但现在的军队是国家的,不能说只是在哪一个人领导之下。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毛主席死了谁领导?”彭德怀看到202师专门设有军旗室,有卫兵昼夜守卫军旗,认为实在没有必要。202师师部门口有一面大镜子,用以整饰军容风纪,彭德怀批评这是徒具形式。陈坊仁还陪同彭德怀勘察了沂蒙山区,彭德怀问陈坊仁,战时能否守得住?陈坊仁说没有问题,来100万敌人也能顶住,彭德怀对陈坊仁的回答颇不以为然,说:“恐怕要给你们增加点火炮吧!”
1960年7月,陈坊仁任济南军区副参谋长。同年进入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学习。
1961年,陈坊仁任山东省军区司令员。
1965年,陈坊仁离职休养。
陈坊仁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正军级、志愿军),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67年6月27日,陈坊仁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51岁。夫人,辛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