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统一后,大力发展经济,社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正是因为有了好的社会环境,宋代执政者也更体恤公务人员,对于他们的假期诉求,安排得十分周到和细腻。
庆历六年十二月,规定三元节即上元、中元、下元以及夏至、腊日“自今并休务”。原来每逢夏至和腊日官员只放三天朝假,且休务,官员实际真正享受了假期。
国忌假——沾了皇帝老祖的光
国忌假——沾了皇帝老祖的光
宋代的国忌,是指由朝廷特定的本朝先帝、先后逝世纪念日。国忌分为大忌和小忌两种,最早是由宋太祖追尊先祖而开始实行的。
除其父宣祖为大忌,其他追尊的先祖均为小忌。后来,宋太祖和宋太宗的母亲杜太后逝世后,下诏以其六月二日忌日为大忌。自此以后,凡皇帝和皇后死后,皆由新皇帝将其忌辰立为大忌。
此外,国忌还分为双忌和单忌,单忌是一天只有一位先帝或先后的忌辰,双忌则同一天有两个以上的先帝或先后的忌辰。
宋太祖初次立国忌日规定,凡逢其日,“禁乐,废务,群臣诣佛寺烧香修斋”。逢大忌,中书门下的官员全部参加纪念活动,逢小忌,轮派一名官员去佛寺烧香修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