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不光限制官员购房,还限制旗人购房,凡旗人去外地工作,胆敢在工作所在地买房,其所买房产由朝廷强制拍卖,拍卖所得归政府所有。
邻居们想举发,必须知道你家的底细,如果你经常搬家,像候鸟一样迁徙,邻居是很难清楚你家底细的,所以为了方便邻居们“举发”,政 府必须把每一户居民都尽可能固定到一个地方长期定居。
限制你只能购买紧邻的房子,等于是把你和你的家庭固定到了一处,这样一来,邻居便于检举,政府便于管 理。
唐代以后:买房卖房要亲邻同意
进入唐朝,政策又变了。这期间,出台了一种持续了一千多年的限购政策,叫做“求田问舍,先问亲邻”。就是买地皮也好,买房子也好,不光要经过原业主的同意,还必须经过原业主邻居和族人的首肯。
一直到清朝,甚至到了民国,“求田问舍,先问亲邻”的规矩还在局部地区持续,因为亲邻找麻烦而不得不取消交易、退换房产的案例屡见不鲜。
买卖房屋,干嘛还得经过卖方族人和邻居的同意呢?概括来讲,原因无非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