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沦陷时期北京文化界:爱国学生组织武装锄奸团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1 20:17:11

  (三)武装锄奸

  1939年,北京曾出现一个秘密青年组织--北平抗日杀奸团。这个组织原来在天津活动,后发展到北京,由北京的一些初高中学生组成,主要活动是暗杀日军头目、汉奸及爆破等,他们出没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以暗杀汉奸的成功壮举把日伪当局搅得鸡犬不宁。1940年七七事变三周年当日,日伪当局在中山公园社稷坛举行“庆祝日本皇军圣战胜利三周年”大会。十几个抗团成员带上武器和传单,准备搞一次惩治汉奸和抗日宣传的行动。散会后,日伪新民会机关报《新民报》社长、总编辑吴菊痴,坐着黄包车到师范大学附近时,正遇到一群出殡的队伍。抗日杀奸团的骨干冯运修掏出手枪对着吴菊痴的太阳穴就是两枪,吴大气没出、当场毙命。以后一个月里,又有两三个汉奸被刺杀。日伪当局恼羞成怒,派出大批侦探、特务在公园、剧场、学校等加紧搜捕,终于酿成了8月初的全城大逮捕。不到几天,抗团成员李振英、郑统万、周庆涑、刘杰、郑昆仑、乐倩文、魏文昭、魏文彦等近40人被逮捕。冯运修在他家西四受壁胡同与前来抓捕的宪兵特务顽强战斗,开枪打伤特务科长,敌人集中火力射击,冯运修当场壮烈牺牲。抗团16名成员被日军军法会议分别判处无期徒刑到一年的徒刑。在狱中他们受尽折磨,有的精神失常,有的被折磨致死,直到1945年后才全部出狱。

  在北京这座文化古城中,我们不能忘记的还有傲骨撑天地的辅仁大学校长陈垣;闭门谢客、拒为日人作画的国画大师齐白石;宁可荷锄务农也不为日本侵略者唱戏的京剧大师程砚秋;拒绝宣传“中日亲善”的评书艺人连阔如等等,他们是民族的良心和脊梁。

  总之,在北京那个最黑暗的历史时期,由于日军侵华战争本身所带有的非正义性,不管使用什么高压手段都达不到目的。套用一句老话,日本侵略者在军事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在文化战场上也同样得不到,这就是日伪政权对北京文化高压的最终结局。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