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海军最新一艘濒海战斗舰“密尔沃基”号已正式服役。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项目主管、海军少将布赖恩·安东尼奥表示,“密尔沃基”号不久将参加美国海军在南中国海水域的巡逻。而在2018年之前,美国海军将实现在这一海域部署4艘濒海战斗舰的计划,其名义则是要保护该地区的“海上航行自由”。
而就在“密尔沃基”号服役时,其姊妹舰“沃思堡”号正在南中国海执勤。结合此前美舰在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内航行一事,有分析人士猜测,濒海战斗舰今后可能成为美国海军在南中国海执行此类行动的核心力量。
美国海军最新一艘濒海战斗舰“密尔沃基”号
“由海到陆”的多用途平台
今年10月16日,美国海军接收了最新一艘濒海战斗舰“密尔沃基”号(舷号LCS-5)。该舰是第6艘交付美国海军的濒海战斗舰,也是加入美国海军的第3艘“自由”级濒海战斗舰。
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海军专家提出了“濒海战斗舰”的概念,试图打造一种专用于在近海、濒海活动的中型舰艇,具有较高的作战效能,能够执行不同任务,能够大量建造,而且不至于过分昂贵。本世纪初,濒海战斗舰项目正式启动,其具体型号共有两型,一型为采用三体船型、外形科幻的“独立”级,首舰“独立”号于2010年2月服役。一型为采用传统舰体设计的“自由”型,首舰“自由”号于2008年11月服役。有意思的是,为了便于区分,前者的舷号均为偶数,后者的舷号均为奇数。
美国海军“自由”级濒海战斗舰
根据美国海军的设想,濒海战斗舰是一个快速、灵活、集中执行任务的平台,专门为在近海、濒海环境中执行任务而设计,但也能执行远海任务。其舰体结构采用可重新组合的开放式结构,能根据任务需要临时组装、搭配不同的武器模块系统,就如同电脑零部件一般实现“即插即用”。有了这种“可配置使命模块”,同一艘濒海战斗舰可以在经过改装后执行反潜艇、反水雷和反水面目标作战,能够相对灵活地运用各种威胁。美国海军赋予其八项主要使命——反潜战、反水面战、水雷战、海上侦察、海上拦截、特种作战及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