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教你如何科学地干预南海
本周四,菲律宾军方高层大张旗鼓地宣称菲军要“重返苏比克湾”,并在苏比克湾边这个20年没有进行军事化整修的基地上,部署韩国和意大利造的教练机(实际是菲律宾空军仅有的像战斗机的武器)。这种“应对南海局势”的做法似乎仅具炒作意义,也难怪国内只有个别缺乏军事常识的媒体才会将它当做一件大事。
苏比克湾自然条件非常优越,但菲律宾军队自己进驻,就好像一个家徒四壁月薪1000的单身汉将自己的全部家具搬进一幢没通水电的3层小别墅毛坯房里一样。如果有人说这能提高他的生活水准,那我肯定是不信的。
比起菲律宾的这点小动作,美军一次罕见的战略轰炸机巡逻,或许更能透露出南海局势的变化。
据《华盛顿邮报》本周四报道,7月1日,美国空军两架B-52轰炸机从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克斯代尔空军基地起飞,执行一次历时44小时的“轰炸机保证与威慑”任务——他们远涉重洋在澳大利亚北部的戴尔摩尔靶场投掷了常规炸弹,随后又飞回了美国本土。

美国空军战略轰炸机
美国空军战略轰炸机的更新换代自冷战结束后,速度极其缓慢。现有的三款机型B-52、B-1B、B-2A全部已经停产。而下一代替换机型迟迟不能提上日程。导致机队没有新的补充,无奈美军只能从“飞机坟场”里拉出封存机进翻修以便重新服役。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飞机坟场”可不是只进不出的!经常有些封存的飞机重新解封,恢复现役。比如这架尾号为61-1007绰号“恶灵骑士”的B-52H轰炸机就是在2008年退役,被封存在亚利桑那州的戴维斯 - 蒙森空军基地,由美国空军第309航空维护与再生中队对其进行全面翻新,准备重新服役。 对于美国空军而言,战略轰炸机远程打击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课题,从二战时期的千机轰炸到海湾战争期间的巡航导弹突袭,每一次行动都有上千乃至数千公里的奔袭距离。随着空袭距离的增加,为轰炸机提供各类后勤支援的难度就越来越大——技术上登峰造极的则是英国的“黑鹿行动”——10架空中加油机为1架轰炸机进行复杂的接力加油,让作战半径仅3700公里的“火神”轰炸机突袭了6275公里外的目标。
从美国巴克斯代尔基地飞往我国南沙群岛距离与飞往澳大利亚直线距离相似。
B-52轰炸机的巡航速度为每小时844公里,连续飞行44小时意味着这2架轰炸机往返飞行的里程接近35000公里——比B-52最大航程的2倍还多。虽然美军没有公布这次训练的细节,但几乎肯定包括复杂的导航和空中加油训练(显然还不止一次),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对美国空军而言,飞那么远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

官方期刊近期刊登了一张海军最新型歼11BH(BH意为B型 海军用)战机美图,图中歼11BH战机两台国产太行发动机格外显眼。
该飞机编号为81282,机身编号22,显示该机属于南海舰队航空兵。2014年8月,机身编号24的歼11BH战机奉命拦截接近我国空域的美军P-8巡逻机,外军称歼11BH绕P-8做了一个桶滚展示战机超强机动性能和飞行员的坚定态度,歼11BH战机一时名扬海内外,该机是属于海航8师的。
关于这次行动针对谁,美国战略司令部负责人说:“这次飞行是美国展示维护亚太、印太地区稳定与和平能力的方式之一。”而五角大楼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这次行动就是针对中国的,针对中国在南中国海日益增强的威胁。此外还有一名官员表示,这次飞行是要向对手展示,美国空军并非只有关岛一个基地可以干涉亚太地区局势,必要时美国轰炸机从美国本土起飞、经过空中加油也可到亚太地区执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