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末,我军武器装备建设的飞速发展,呼唤着超音速无人靶机的到来。某西方国家为攻克无人靶机冲破音障的技术难题,投入大量经费,用了整整8年时间。听说中国也开始攻关研制,该国的一名专家断言:再用20年,中国也搞不出超音速无人靶机!
研制还是进口?面对这个话题,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展开激烈讨论。争议中,赵煦霍然而起:“4年时间、800万元经费,我保证让超音速靶机飞上天!”
“不可能!”一些人对此提出质疑。赵煦心里也明白自己立下的这份“军令状”有多难实现,但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军人,他实在咽不下“受制于人”这口气。

无人机之父赵煦院士
“入了党,我就是党的一分子。不管面对何种压力,都要勇敢承担起来。”赵煦坚定地说。
经过1400多天忘我工作,赵煦带领课题组攻克一道道难关。1995年4月13日,我国自行研制的超音速无人靶机首飞成功,使我国无人靶机研制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无人机之父赵煦院士
若干年后,当年曾断言“再用20年,中国也搞不出超音速无人靶机”的那名外国专家来到中国。当他看到我国自行研制的超音速无人靶机时,不仅震惊,更是叹服。
“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价值,感受到了回报党恩的由衷快乐。”赵煦的语话充满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