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后,赵煦上交了一份见解深刻独到的无人靶机研制建议。基地党委很快决定:由赵煦担任研制工作的总设计。
两年时间,赵煦带领课题小组从零起步,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1966年12月6日,一架红色无人靶机直冲云天。这架被命名为“长空一号”的无人靶机首飞成功,开创了我军无人靶机自主研制的先河。
1970年5月,在经受党组织多次考验后,赵煦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无人机之父赵煦院士
上世纪80年代初,上级派赵煦出国考察,准备购买无人靶机。但以当时我国的经济承受能力,花费巨大,任谁都会心疼。考察回国后,赵煦语出惊人:“进口无人靶机的事算了吧,我们下决心自己搞!”
深思熟虑后,他大胆提出把已退役的某型飞机改装成无人靶机的设想。

无人机之父赵煦院士
改装,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于登天。面对科研中一个又一个“拦路虎”,赵煦带领课题组破釜沉舟勇往直前。数不清翻了多少书,查了多少资料,核算了多少数据,也不知道做了多少次试验,难题被一一攻克!
终于,我国自主改装的“靶五-乙”无人靶机诞生了。这不仅为国防科研试验提供了性能更好的高空高速无人靶机,也为我军大批退役歼击机找到了为国防事业再次出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