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见地网专栏作家刘光宇: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可谓白热化。为此还惊动了很少悲观的地产大炮任志强。
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重点城市土地市场比如北上广深、南京、合肥等频现“地王”,市场“面粉贵过面包”成为常态。尤其是北京更是风头强劲,一块接一块拍出高价地。
8月底至9月上旬10天时间,保利、首开、龙湖、方兴、中铁建、懋源等房企,187亿元抢得4块宅地。朝阳区孙河、东坝,丰台的石榴庄地块,楼面价突破5万元大关。10月20日,丰台区樊家村甚至拍出一宗楼面价高达7.5万元/平方米的地块。
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可谓白热化。为此还惊动了很少悲观的地产大炮任志强,“如果北京只有一两块高价地,那把它做成高价房还可以;但是如果高价地多了,就可能每个都是风险。北京最近连续出让的几块高价地,都竞配了大量保障房,这消化起来非常困难,整个社区没法做成一个纯净的高端小区,而要把整个小区拆成两部分也不可能。”
11月9日,在全联房地产商会三季度REICO报告发布会上,谈及近期北京土地市场的“抢地潮”,任志强如是说。
地王虽然成为开发商心里的痛,但是还得借助地王不断炒作,刺激高房价。这本应该是任志强一直鼓吹房价最好的素材,为什么任志强却唱起了反调呢?不少人认为任志强一改初衷,对房地产市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但是在安家新媒体看来,任志强的观点一直没有变过。
任志强一直是高房价的鼓吹者,虽然您偶尔看到任志强预判未来房价下跌,要么是误解误传任志强的意思,究竟是不是他的本意?
要么就是安家新媒体小编曾经看到的一篇很火的文章在某门户网站发布,标题非常醒目的是任志强预测房价暴跌与牛刀一致。但当你点进去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文章中还是说任志强认为房价会涨。
或许大家都知道任志强认为房价上涨早就不是新闻,如果任志强说房价暴跌那绝对是新闻了。
啰嗦了半天,言归正传,地王频现表面上一定会助推房价,可任志强为什么要攻击地王呢?实际上,任志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攻击地王了。去年,土地价格持续走高,但依旧看不出房地产企业放慢速度的迹象,12月份国房景气指数再度回升。
与此同时,地产大佬却开始警示房地产暗藏风险。任志强在某论坛上直言,“我最担心的就是,开发商仍然认为会和2013年一样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这是非常危险的。”“我做了十几年房地产报告,今年第一次提出‘风险’两个字”。
在此之前的2012年,华远痛失通州台湖地块时隔半年后,虽然这期间华远如愿获得北京通州梨园一地块,并展开在西安、长沙等城市的布局,但谈及“土地市场”,任志强依然“不留情面”,“我们刚刚对今年一季度的土地增幅进行了研究,2009年的时候北京平均地价是每平方米3000多元,现在却是1万多元,如果再刨除保障性住房,地价更高。”
任志强一言道出地价畸高的风险,同时不管他承认不承认,或多或少也有一丝醋意,看着一个个的勇猛向前,拿地凶猛,一方面任志强看到了风险,另一方面拼不过人家,心里自然是酸溜溜的。
不管是任志强个人情绪的宣泄,还是确实发自内心的判断,高地价风险不容回避。
虽然土地市场火热短时间内不会带来房价明显上升,但土地回暖往往是楼市走强的“先声”。表面上看,开发商应该为此拍手叫好,但实际上这也是风险一步步暴露的信号。
由于地价不断被抬升,甚至地王频频,开发商就只能被迫开发豪宅产品,从而导致遍地都是豪宅。这也就出现一个问题,去库存化难度或进一步加大。这跟习近平提出的去库存相一致。
一些房企利用基金或信托等资本杠杆拿地,结果市场风险难料,由于房地产高周转特点,公司资金链会面临很大问题。
安家新媒体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拿地前不能对市场有准确判断,就会像碧桂园等退地现象发生,碧桂园算是有自知之明,而且有勇有谋,深知因为拿地成本与投资回报率等因素会影响公司发展,但如果碰上有勇无谋的企业,在高地价的压力下,加上后续开发问题,可能会为房企的发展埋下巨大隐患,极有可能因此而陷入资金链断裂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