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易到滴滴们的“动态加价”是个什么鬼?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15-08-21 15:38:11

  据媒体报道,8月7日,为应对北京突降暴雨冰雹,周五晚高峰打不到车情况,滴滴快的紧急上线处于测试阶段的"动态调价"智能调度系统,用户在使用滴滴专车和快车服务时,APP会弹出加价提醒,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最高加价金额约为正常时期全程车费。

  据滴滴快的数据显示,8月7日从18时到22时,北京市区通过滴滴快的平台叫车出行的成交订单达70万单,叫车成功率提高到82%,此前不到50%,效果算是立竿见影。

  专车市场动态调价是建立在市场的供需平衡关系之上的,根源还是车辆资源尚未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在恶劣天气和特殊节假日期间,运能不足的矛盾更加凸显,采用“动态调价”等非常规手段刺激市场也在情理之中。

  在经济学里,通过价格杠杆调配社会资源,算是屡试不爽调控手段,如电价、水价等,专车“动态调价”也是如此。其在运能供给不足前提下,通过补贴杠杆激励更多的车辆进入市场,让出行需求得到更大程度满足。

  笔者认为,在专车市场充分竞争的当下,通过“动态调价”机制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更多人乘车需求无可厚非,但短期内可能并没有如此美好。

  前几天,笔者在北京西三旗附近尝试采用滴滴动态调价,以及Uber高峰溢价3倍多高成本叫车,15分钟仍无人接单。而在上周,笔者在杭州市区起步价距离内,通过滴滴加价30元,Uber车费3倍还是没能叫到车,最后只好回归最原始手段,那就是招手拦街边出租车。

  此外由于滴滴快的动态调价系统仓促上线,导致大量用户并不清楚调价的规则而吐槽,比如为何要加价,加价多少,如何计算,此外还有用户并未注意到动态加价提醒,扣钱后才得知“被加价”。

  当前不少用户尚不习惯动态调价系统,如高峰打车一开始加价39元,等了一会又变成了29元。尽管解释为在打车供需趋于平衡时,动态加价会开始回落,但也给用户带来不良观感。

  不仅滴滴快的,易到和Uber等专车企业也一直采取高峰溢价的机制来调配运力。如在早晚高峰运力紧张的时候,Uber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做到分区域涨价,叫车价格比平常高出一倍甚至更多,通过价格随时浮动保障有车辆来为用户提供服务。

  据了解,滴滴的加价是以区域来划分,统一给司机该区域的所有司机所有订单统一加价,比如中关村或国贸等繁华区域,订单都会被统一加价(某个时间段内),且司机不能自行修改。也就是说,滴滴快的、Uber等“动态调价”实质就是涨价,这与价格听证会效果如出一辙。

  在“共享经济”火爆的当下,有很多喜欢乐于助人的爱心人士,尤其是在恶劣天气下,遇到一些老弱病残孕乘客,或是优质老客户,有些人愿意免费或以优惠价帮助他人出行,硬性加价有些强人所难。

  易到玩法似乎更人性化,其加价是系统从2个维度来做出判断,一是订单,二是司机。如将司机加价分了多个档次,系统根据派单批次推荐司机是否加价、加多少,而不是一刀切加价。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有了更多选择,用户可以选择价格更低的司机来为自己服务,间接遏制了司机无节制的加价。

  笔者认为,专车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单纯从市场角度去考量,需要加入更多人性化元素,将用户更高层次的供求关系有效匹配。如果专车软件把定价决定权交给司机,可以加价也可不加,甚至可以减价,更能彰显人性的光辉。

  专车软件促进用户出行便利化所作出的各种试错之举,值得肯定,但如果能更加人性化,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可谓功德无量。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 弘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药品器械审批需公开透明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