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格力、美的“挖墙脚”背后

来源:投资快报 时间:2015-08-20 12:29:13

  格力、美的都是业界响当当的企业,而他们的当家人董明珠、方洪波更是声名显赫。近日,两位董事长因“挖人”言论掀起一轮“互撕”大战。

  挖墙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属于一种典型的“不劳而获”行为,破坏了企业之间的有序竞争规则,打破了被挖企业人才培训计划;同时挖墙脚始终无法使企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企业也不可能走得太远。且企业一旦经营形势下滑,最终也会让被挖来的人才再次“出走”。企业互挖墙脚是一种内耗性、多输结果的恶性竞争行为,不利于企业良性发展和社会资源科学合理配置。企业互控墙脚涉及技术型人才、市场营销人员及渠道人员等,这在中国企业界已是公开秘密,它是中国企业多年来难以治愈的顽症。

  我们很理解董明珠的愤怒,据报道,格力近年来被挖走了600多人,其中有80%-90%都是技术人才,技术骨干占到了一半,主要分布在产品开发的技术部门。据格力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只是空调企业来格力挖人,现在已经发展到制造业都来了。自己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分分钟就被竞争对手摘了熟桃子,搁谁都不高兴。

  其实社会上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与格力同样的问题,竞争对手频频以高薪将公司辛苦培养起来的关键岗位人才挖走,企业成了竞争对手的培训基地。那么作为被“挖墙脚”的企业,是否进行过自我检讨,我们到底凭什么能够让员工留下来呢?员工在我们企业工作得是否顺心呢?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呢?员工在我们企业工作是否能够有看得见的美好未来呢?

  企业与其被动的应对竞争对手,不如主动地采取措施,将员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重视员工的身心健康,为员工打造一个能够促进其全情投入的工作环境,并对其贡献给予公正(不一定丰厚)的激励。相信能够做到此点的企业,不仅可以减少员工跳槽的几率,还有可能将已经离开的人请回来呢!

  从根本上讲,医治恶意挖人之伤痛,像格力这样的单个企业开不出良方,需要在顶层制度设计层面,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来规范同行业人才流动的秩序,为行业人才流动和良性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在它的背后是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这在中国是一个长期才能完成的任务。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我国乳制品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