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银行高管为什么爱撒娇

来源:金融界 时间:2015-03-09 16:45:09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行长张建国4日下午在发言时说,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时期,推进改革过程中会伴生很多问题。当张建国说到“银行是弱势群体”时,现场哄堂大笑,包括参加讨论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李克强是看望看望出席政协经济界、农业界联组会的委员。从现场图片看,李总理按捺不住大笑,旁边的周小川行长也低头会意的笑了。

  作为一个国有大行的行长,按照行政级别大概是副部级,最差也是正司级,并且还是政协委员,是要代表其行业向政府或者全社会提出该行业发展的问题,并希望政府和社会予以重视,这最终是对全社会福利有好处的。

  不用讲,代表委员,包括总理都在大笑,肯定是因为行长有些矫情,商业银行的暴利是有目共睹,商业银行的垄断几乎是全社会共识,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收入福利也基本是全社会最高的,这都不用讨论。

  就在2012年的两会上,有记者问央行行长周小川关于商业银行暴利的问题是,他的回答是,暴利这个词恐怕过分了,他还谈到银行业的周期性问题,今后可能面临的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不过几年过去了,银行的资本金没有出现不足,银行业的暴利继续。当然,中小银行目前面临一些问题,不过央行已经迫不及待的给他们进行定向放水了,也就是他们的利润应该相比其他行业是有保障的。

  其实重要的不是银行的暴利,而是银行的暴利是如何产生的,从而就能回答为何银行行长在暴利之下还在叫屈喊冤。

  这个问题上,笔者有过多次探讨,总起来讲最根本的原因是四万亿后刺激政策,商业银行盲目贷款,扩大资产负债表,短期行为严重,而中国的银行的利差是受行政保护的,只要谁放的贷款多,谁的收入就多,大家都是拼命放贷。

  这就导致商业银行放贷的中国式的道德风险,因为短期内这些贷款的质量不会出问题,而且贷款越多,不良风险爆发的时间越推后,但是眼前的利润暴涨之后,不仅仅是作为行长董事长的政绩,而且是银行从业人员奖金和薪水的来源。

  另外,在中国的银行之间还存在这样一个潜在的趋势,国有五大行之间是攀比的,几个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攀比的,几个上市的城商行之间如是,因为这些机构都是政府圈养的,根本没有在市场大潮中历练,没有形成自己的业务特色,业绩上也没有出现较大的分化,基本上是同质的,尤其是五大行,所以他们的财报数据,每年都大体雷同,这其实给银行们压力比较大,比如在扩大资产规模和拉存款上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更由于金融业的大而不倒的规律,四大行更是如此,政府最终是要埋单的,历史如此,未来也如此,比如现在不良贷款的数据就是全社会非常忌讳的话题,而人们的疑虑也由此产生。

  商业银行有现行体制之下给予其诸多好处,但是银行还在为什么还在抱怨呢,笔者认为,相对于其经济上的好处,银行高管和银行从业人员在政治上是相对弱势的。

  首先,商业银行至少在名义上已经是企业,行长董事长尽管还有行政级别的,但是一旦你成为企业,那么管你的就多了,比如行业监管上就有银监会和央行,这是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一般行业一般只有一个婆婆,银行业却有两个。而在地方上还有代表地方政府的金融办,有些地方金融办很强势,基本就是当地银行的管理者。

  而在地方上的银行则要跟地方政府的所有部门打交道,在人家地界,吃着人家的饭碗,总不能砸了人家的场子,尤其是最近几年地方政府债务高企,银行风险意识加强,惜贷心理严重,在政府压力和市场业绩面前,银行要做痛苦的选择。

  另外,正如张建国行长所说的,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临近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的确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在传统体制上睡着挣钱的银行系统目前天然的对于这些变化缺乏应对的能力,高管总有一种无力感。

  这就如同一个溺爱孩子的家长,你把她吃喝拉撒全包了,你还对她的一言一行都要控制,他不就是要撒娇吗,所以,对于银行高管们的发言,哄堂大笑是自然流露,但是他们的意见也是需要认真听取的,作为一个家长必须这么做,作为政府高层更应如此。

  这样或许能解释张行长的银行“弱势论”,也就能理解银行高管为什么爱撒娇了。 (来自作者博客)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