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当地电视台的节目称,这个春节10天时间,估计有多达45万中国游客在日本花了近60亿元人民币用于购物,不少商场货架上被扫荡一空。据数据调查,在众多日本商品中,电饭锅和马桶圈最受中国游客“青睐”。
仅仅10天就进账60亿元人民币,对于日本来说中国无疑是条“大鱼”。各路商家甩开膀子卖货赚钱,心情应该比同期的中国人过年还喜乐兴奋。然而虽说从消费金额上看,中国游客算是土豪级别,买东西跟挑白菜一样,竟夸张到用集装箱运货。但仔细看看买来的商品,却全是电饭锅、马桶圈如此屌丝之类,反差之大令人唏嘘。
为何想电饭锅这样烂大街的产品要跑到日本去买,自己买不够还要给朋友带,当送马桶圈都会让朋友感谢万分的情景出现时,我们难道不应反思,这种反常显现究竟何为吗?
从产品质量上看,像松下、索尼等品牌多年来积累了不少良好口碑,使得日本的电子产品在人们的印象中较为高端。虽说我国电子产品虽说技术含量也不差,但在电饭锅而言并未投入太多“情感”,也没有出现一个敢用“质量”做脸面的国民大品牌。
昨日,央视新闻频道曾用价位相当的国产电饭煲和日本电饭煲做实验,随机找10位大爷大妈试吃,选出他们认为口感好的。结果10人中,5人选了国产电饭煲,2人认为没差别。由此看来,中国饭锅和日本饭锅差别并不是很大,真正的问题出在国民心中对国产货的信任感偏低。
就拿马桶圈来说,都是塑料做的能有多大质量差别?难道坐在日本的马桶上就能产生优越感吗?当我们把在日本任性的抢购行为当成炫富的骄傲的时候,日本民众眼中看到的只不过是盲目的消费者和对其国家商品狂热的崇拜者。甚至有些日本人质疑,难道中国生产不出能煮熟饭的大米吗?
电饭锅和马桶圈成为日本新标签,体现日本在国民“衣、食、住、行”产品上的用心。反观中国,高质量似乎就意味着高消费,商家们在日常用品上忽视了质量与品牌的建立,也轻视了国民对日用品的信赖度。希望日后更多商家能够关注人们在日常生活必需品上的需求,能够在人们触手可及的商品中打造出值得信赖的国民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