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民生,保障性安居工程快马加鞭,高房价理性回归
刘戈:不能用“房地产发展”来代替“解决居住问题 ” 不能住房需求和空间权
(《今日观察》评论员)
无论是中央或者是地方,都把工作的重点放到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之上,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是一种思路上的变化。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居民的居住问题和GDP以及经济的发展问题当成一个问题,就是用房地产发展来代替对于居住问题的解决,但它其实应该是两个问题,行业发展是一个问题,居民的居住是另外一个问题,那么这样的问题怎么把它解决好,就需要政府在观念上要有一个变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郑永年教授在《联合早报》上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专门论述住房问题的文章,他说:最大的问题莫过于房地产市场的主导思想的严重失误。简单地说,中国的房地产被视为仅仅是经济政策的一部分,而非社会政策的一部分,因为把房地产视为经济政策,其GDP功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被凸显出来,而其社会功能,也就是社会成员对住房的需求和人们的空间权就会忽视。
对郑永年教授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体会比较深,我最近看了一些房地产的广告,上面的容积率基本上是2、3、4,那么容积率是一个什么概念?一块地,如果全部满满地盖成平房,它的容积率是1,所以2、3、4这样的容积率还是非常稀疏的一个容积率,在很多发达国家还有十几的容积率,一般的来说,7到8的容积率是很多的。现在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把这些地用来盖经济适用房,用来盖小面积的低档次的房子,高容积率的房子,那么它的产出量会大大的提高。
向松祚:国务院对房产的核心指导思想:结构调整 民生为上
(《今日观察》评论员)
如果我们要理解今年和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变化,我们就要深刻地理解这一次国务院发的一个文件,它的核心指导思想有一个巨大的转折和变化。这个变化概括起来就是结构调整,民生为上。
我们这一次的宏观调控的思路,不仅仅是要稳定和促进房地产的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稳定房地产市场,维持房地产健康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所以根据这个基本的思路,我们看到这个文件的调控思路无非是抑制需求,增加供给。抑制需求并不是抑制老百姓的消费性的住房需求,比如一套房的政策没有变化,而且还鼓励信贷要倾向于一套房的。增加供给就是增加5种房的供给,就是普通的经济商品房、限价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大幅度增加。
我们今天会看到的第一个结构性的变化,就是这5种房总量会快速地上升。第二个结构性的变化就是此次调控改善民生,要解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特别是明确规定要解决1540万户的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此外还有保障性住房,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会逐步得到很快的解决和改善。第三个结构性的变化非常重要,就是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的结构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这次国务院非常强调对于刚性的住房需求,特别是对于消费的住房需求的信贷是要鼓励的,而对于投资性和投机性的需求要严格的控制它的风险和利率,税收政策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因此,此次中央的调控思路把民生放在首位来调整住房的结构变化,一定会在总量和质量上都会发生更大的结构性变化,这就是我们会在2010年看到的民生为上。
叶剑平:政府有协调好整个市场和保障关系的责任 使房地产真正回归民生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主任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市场方面,就让市场自由去发展;民生方面,就是基本社会保障,作为政府应该负起协调好整个市场和保障的关系的责任。
房地产行业本身,实际上就是一个保民生的行业,它主要用于居民的衣食住行,这是基本的一个保障,但是由于它的稀缺,主要是位置稀缺,供应量也是稀缺,所以在需求不断扩大的时候,把它基本的消费功能,被投资所替代,所以房地产既是消费品又是投资品,而且把投资的价值如果扩大化的话,投资需求增加,就有逐步上涨的回报等等。现在保民生的政策一推出,如果房地产的投资预期不是那么高,那么慢慢的,它的消费属性就体现出来了,居住本身的功能就强化了,所以它就回归到民生问题上了。
印堃华:要保持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 要提防矫枉过正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我们需要一个稳步前进,稳中有升的市场,不要发展得太快,不要价格涨得太快。要做到这一点,还要从扩大有效供给,降低成本费用,加速市场的流通,同时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要充分满足各种层次的市场需求。因为市场是细分的,各种需求都有它的合理性。那么在这里边,缺哪一块,我们就补哪一块,但是不能矫枉过正。
向松祚: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对整体经济的稳定至关重要
(《今日观察》评论员)
从09年的12月份,甚至从11月份开始,国务院中央连续出台很多政策。房地产调控的最终极的目的是保证,房地产行业有一个稳定健康的发展,不会大起大落。房地产的稳定,对于整体经济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房地产在整个经济里占的比重非常高,而且产业关注度非常大,所以如果房地产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经济的稳定,影响到金融的稳定。那为什么过去的房地产市场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其实,只要我们仔细研究中央的一些政策,就会发现,如果这些政策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刘戈:得制定具体落实调控措施 解决居民居住问题是关键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房地产怎么能够在健康的轨道上一直走下去?关键还是在于吧推动和发展房地产市场转变成为对居民居住问题的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调控措施最后肯定难以落到实处。那么具体怎么落实呢?就是当解决居民的居住问题作为你的任务的时候,你可能就不急于把那些好的地段都高价卖掉,而是把那些地方留下来,虽然导致你会收不到那么多钱,但最后你就解决了很多当地居民的住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