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上市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仅125天后,12月2日,圆通速递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85亿元。而这距离圆通借壳上市完成增发新股登记手续只有63天。密集的资本运作,显示出圆通对资金超乎寻常的渴求。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这样的举动显得并不友好。在停牌近一个月后,12月5日、6日,圆通连续遭遇两个跌停板。
圆通速递昨日小幅低开后,快速拉升,一度触及涨停板,随后震荡回落,维持窄幅波动,尾盘涨幅略有收窄,收报于32.10元,上涨4.19%。值得注意的是,当日圆通速递的成交额为10.68亿元,振幅超过10%,达到14.51%。
虽然此次圆通重大资产重组没有成功,但却直接显示了圆通未来在产业链的野心:用资本换取时间,最快的办法就是并购和整合。快递咨询专家赵小敏表示,圆通后续还是会继续收购此企业或同类型企业,重新创造一个新的快运网络,不符合圆通速递的战略布局,更不符合圆通速递创始人的决策风格。
在产业链上下游探索新增长点
在五家快递企业全部上市的背景下,圆通已打响行业并购第一战。对于第一梯队的通达系来说,并购第二梯队会出现网络重复、资源浪费的情况,不具备兼并价值,快递企业的横向、纵向并购才是未来的方向。
纵向是指快递企业和上下游行业的重组、跨界,以完善产业链结构。如电子商务、数据服务、印刷服务等行业,圆通与中国联通的合作便是这样的例子;横向一体化是指沿产业链细分领域兼并重组,如快运服务、仓储服务、末端配送、冷链运输等行业。
上市前“三通一达”同质化严重,模式单一,用价格战抢占市场。上市后各大快递公司明显有了更多动作,在产业链上下游探索新的增长点,比如线下实体店、快运、金融、冷链等板块都在积极布局。
圆通速递董事长喻渭蛟对产业链的理解是:“快递是物联网整合的前端和基础,物联网旨在解决速度和更加便捷。但因为上下游资源没有对接,中国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随着行业进入互相融合的时代,最好的快递企业能把上下游企业构建成一个链条。”
在快递的链条上,“最后一公里”是躲不开的话题——“得终端者的天下,”喻会蛟表示。
快运业务成为主要投入方向
近几年,圆通在高端运力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可谓是“一掷千金”。而在此次85亿元的定向增发中,基础设施仍旧是主题。多功能转运及仓储一体化建设、转运中心信息化及自动化升级、航空运能提升、城市高频配送网络搭建以及终端服务网点建设,无不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同是增加基础设施和高端运力方面的投入,可此次增发已与借壳时有了明显不同,推动快运业务发展已经成为此次定增的主要投入方向。在《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中,“快运”一词共出现25次,并且公告明确表示,“圆通将基于快递业务,加快布局城市高频配送网及覆盖全国的快运网络,形成快递网、城配网和快运网三张网络的协同发展,并依托上述网络有序地推进如仓储业务、冷链业务等相关多元化的布局。”而类似的表述却并没有在借壳时的公告中出现。
这表明,圆通在没能通过直接收购拓展快运业务后,并未打算放弃业务拓展,其正通过资本运作筹集资金,建立自己的快运网络。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仓配及大件业务的增加,快运服务逐渐升温。今年4月,中通快递跨界快运,启动全国快运招商加盟。此外,顺丰、韵达、百世、优速等快递企业也在努力提升快运服务水平,为开展供应链服务提供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圆通完全有可能借助资本的力量,补齐业务短板,以免在竞争中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