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志伟
「本期导读」电脑、手机、电视三屏实现互联智能化之后,汽车屏幕被誉为“第四终端”,有机构预测到2015年,中国车联网用户规模将达4000万。汽车企业、互联网公司纷纷插足车联网,各路大佬争抢布局,已在汽车维修领域耕耘多年的行业老大元征科技,也已宣布转型互联网,加入车联网逐鹿大军。本期《与数字广播融合的新媒体产品的主导者,曾主持建立完善了的基于金融支付体系的汽车后市场整合服务平台。
编者按:元征科技成立于1993年, 2002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从2010年左右开始,元征科技就着手进行车联网的技术储备和开发,经过4年时间,元征科技逐步推出了车主版golo和技师版golo
主持人:元征科技在未来车联网发展大潮当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
王志伟:元征科技20多年的历史实际上积累了很多。元征科技本身是一家传统的企业, 4S店、维修厂的维修技师有一个设备,这个设备插在车上读取到车的状况,辅助判断车是什么毛病,元征科技做的就是这个设备,相当于我们去医院检查的CT、B超、核磁等等这些东西,它能把车上的各种各样指标精准读出来,这是元征做的事情。
元征科技进入车联网也是基于这一点带来的技术优势和资源服务优势切入到车联网里面来。现在我们产品可以进行远程诊断,比如说开车自驾游出现状况,有远程的技师通过远程设备帮你解决问题,第一帮你判断一下;第二有可能你的车有一些毛病,通过远程就帮你解决。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讲是非常有效的服务支持。
这是元征科技基于自己的技术推出的服务,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元征会把基于车的交互的技术积累和服务积累去拿出来作为一个平台,去使其他的更多愿意在车联网领域里做些事情的企业或者是创业者能够共享这部分积累带来的价值。
主持人:开放的模式能够给轱辘本身拓展哪些领域的功能呢?
王志伟:我想它并不是给轱辘本身拓展哪些功能,它更主要是跟汽车交互的核心拿出来,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企业和元征去谈实际合作,我们也非常乐意支持大家能够更好的使用元征的数据和技术手段。
主持人:目前用户接入第三方软件需要元征的授权吗?
王志伟:需要跟元征做好对接,技术上要有相互的支持,当然不会是讲授权,他可能是以合作协议的模式,可能还谈不上授权的模式。
主持人:那么轱辘产品刚推出,其他还有什么可以跟我们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产品?
王志伟:这里面有两个重要部分。一部分是跟车的服务相关的,刚刚你谈到的远程诊断;还有一部分是跟车上的人相关的,之前我们也提到基于车的社交,这里面有这样的功能支持。
刚刚讲到元征之前做的是4S店修理厂里技师师傅修车的检测电脑,我们把它缩小到跟轱辘4的产品大小差不多的小盒子上,技师以后就拿着这样的小盒子插在车上,用自己的手机就可以去检测这个车的问题,同时基于这个数据对车进行维修,这样让更多的技师能够随身携带这样的产品。
技师通过手机就可以支持每一个普通用户向他请求的远程检测,这就使普通用户的服务更有效的落地,普通的车主能够有效找到维修技师,让技师找到潜在的用户,这实际上会对传统的维修模式形成一种新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