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商界精英>

薛迪桦:恒康医疗初期布局以二、三线城市为主

来源:金融界网站 时间:2014-09-22 10:34:10

恒康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秘 薛迪桦

恒康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秘 薛迪桦

  「本期导读」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医改政策以及开放民营医院准入制度,让医药行业逐渐打破旧有垄断,引入市场化活水,进而更好的服务民生。有远见的企业纷纷顺应国家政策与市场潮流,对自身经营体制与发展模式进行变革,扩大企业规模向多领域进发。恒康医疗(行情,问诊)作为一家传统中药企业,抓住了民营医院改革的政策,不断并购医院转型医疗服务领域,本期《金融界走进上市公司》专访恒康医疗董秘薛迪桦,探寻其转型的策略与未来目标。

   编者按:近年来,国务院等相关机构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医疗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在政策上得到了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一些企业也由此展开了转型之路。

  金融界:恒康医疗近两年频繁进行医院并购,公司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薛迪桦:恒康医疗2014年之前名字叫独一味,是做中药起家的。但在中药这个领域规模并不大,每年营收4个亿左右。2008年上市后我们经过2-3年的稳定发展和认真思索后,决定做医药全产业链模式,重点向新药研发和下游医疗服务延伸。考虑通过内延增长和外延并购扩大公司实力,中药增长很稳定,每年能达到10%以上增长速度,而外延并购的思路就不再限于中药领域,而是希望通过并购医院切入医疗服务市场。这个思路在2010年后逐步形成, 2012年开始有了实质性的动作。

  金融界:国家出台的哪些改革政策促使了公司的转型?

  薛迪桦:比如说2010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即业内统称的“58号文”,正式允许民营资本参与医疗改革,我们正是顺应国家的政策才开始进行并购运作,过去还是一个大的框架,随着2012年以后相关政策细则的出台,社会资本办医院在政策上得到了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我们也抓住了民营医院发展契机,与一些医院接洽。

  我们是做医药的企业,因此对医院相当熟悉,但是大的公立医院合作的可能性很小,事业单位的体制因素有比较强的制约影响,而且我们刚刚进入医疗服务行业了,大型公立对于双方合作的模式还有疑虑,于是我们就从民营医院着手,尤其是那些通过国有企业改制的医院,这样的医院产权清晰,不存在身份转换问题。像萍乡赣西医院、辽渔医院、瓦房店第三医院等,这些医院前身要么是企业的职工医院,要么是二三线城市的地方改制医院。

  金融界:恒康的并购主体为何以二三线城市的医院为主?

  薛迪桦:这也是从市场与投资可行性角度考虑,一线大城市的医疗供给比较饱和,实际上医联体的存在让强者更强,人们不管大病小病都去大医院,因此二、三线区域的小医院迫切需要扩大规模,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而二三线城市的医院存在很大的就医需求群体,但是他们缺乏资金、技术,医生待遇也较低,因此我们与这类医院接触,通过我们的管理与制度建设,提高医院的硬件水平与影响力。

作者: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谁是马云?全世界投资者都在议论他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