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张近东和国美黄光裕两种不同风格
虽然两位同为业内领袖,家电零售业的领军大佬,在多年的竞争中不分伯仲,但是两个连锁巨头所呈现出是两种不同风格。
出身于南方江浙皖地区的张近东,在南京师范大学读过中文,身上有一种儒雅的风格,在36岁时就引入了后来的职业经理人孙为民,在41岁时更是把孙为民推向了前台。
而出身与广东潮汕地区的黄光裕,从小就有着潮汕人的闯劲,特别在16岁时就与大2岁、年仅18岁的哥哥黄俊钦闯荡内蒙古谋生,足见兄弟二人不俗的闯劲,2年后,兄弟二人开始在北京开设一个不起眼的小店,也开始了后续的家电连锁传奇。
1999年,年仅30岁,比张近东小6岁的黄光裕就开始了全国扩张,而张近东直到2年后才开始全国扩张,其后35岁时更是成为中国首富,足见黄光裕的狼性与霸气。
大众影响力上,张近东还是弱于黄光裕
虽然,他们一个注重内功、内敛的修炼,一个注重外扩、凌厉的扩张,中国的家电连锁从最初的几十家规模大的连锁相互PK,做到后面的几大巨头连锁博弈,然后最后变成国美苏宁的双雄争霸,充分展现了苏宁和国美两者不俗的经营能力。
但是在霸气的魄力、影响力上,特别是大众心中的影响力上,张近东要弱于黄光裕。而这些在于线上零售的对决中,可以发挥不小的作用。
黄光裕是一个崇尚狼性进攻精神的人,如他当年与同行对垒的PK一样,异常凶猛,他喜欢主动进攻,而不是等待,等待着被对方PK。
这一点上,黄光裕从他16岁和哥哥开始闯荡就开始展现,大家当时都南下经济前沿的广东闯荡淘金,他却和哥哥选择了大西北内蒙闯荡。而在当年的家电连锁PK大 战上,他带领国美团队华东、西南、西北、华北等进攻一个个区域中心城市,而被称为“美、苏争霸”的家电大战中,国美一直保持进攻的态势。
整个过程中,黄光裕和他带领的国美,始终保持敢为人先的狼性进攻精神,业内最早开始利用报纸广告、最早开始连锁经营、最早开始全国扩张……
善于调动媒体的优势
国美扩张时,每进一地调动各大媒体、掀起热点,其所打造的“国美全球战略合作高峰会”更成为业内一年一度的焦点,甚至于黄光裕的一言一行,都会引发媒体报道。
相对而言,这一点是一直低调的张近东很少做的。
因此,在线上与线下零售的PK中,传统零售大佬几乎失声、也失去主动进攻性,为大众所看到的只有焦点的线上大佬——阿里、淘宝、天猫的马云和京东刘强东,传统零售大佬几乎边缘化。
如果黄光裕在,作为线下零售代表的黄光裕,一个擅长主动进攻和发起传播攻势的零售教父,当年他正是凭借这些,从百货业态中把家电业务抢出来,构建了专业的家电卖场,而在新时代变局中,相信同样也会发挥作用,对格局的改变一定有所影响!
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企业
虽然,每个时代都有成就每个时代的企业,但如果黄光裕在,他们肯定会受到黄光裕所带领的国美帝国的冲击。
因为,两个成就天猫、京东的杀手锏——价格和传播,黄光裕本人就运用的非常犀利,更可以说是大师级的企业家。
在电商成长的过程中,伴随着烧钱大战,两个杀手锏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是价格,另一个是传播。
一方面,通过价格战冲击了线下卖场,因为价格战,让线下卖场变成试衣间、体验店,形成了消费者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状况,而导致了线下零售业务受到冲击。
另一方面,通过传播,让更多消费者熟知,快速扩大影响力。在推广的过程中,马云和刘强东一直占据媒体传播的焦点,不断传播放大线上的影响力。
这两个方面上,黄光裕一点都不落下风,甚至具有很强的优势!即使在狱中也做了睿智决定——线上线下同价、做好线下、争取更好地议价权。
2012年8月,京东准备切割家电市场,掀起与苏宁的价格大战,刘强东利用他当时很有影响力的微博,将这场商战演变成了众人皆知的焦点,甚至调动了央视的关注报道。
在这场PK中,苏宁有两个相对欠妥的策略——线上线下不同价,主要拿线上与京东做PK,当然苏宁当时这么做有自己的合理考虑,一旦线上线下同价,意味着线下的利润将受冲击,同时,苏宁当时想迅速冲击做大苏宁的线上业务。
但是这两个策略都出现了问题,线上线下不同价,强化了人们对线上价格优势的印象,同时也会对苏宁线下构成不利,同时,苏宁拿自己的线上业务冲击京东,等于拿自己的弱势跟对手的强势PK,在商战结束统计业绩的时候,两个一对比,反而更凸显了京东的突出。
而之后,国美却迅速做了调整,一是线上线下同价,二是注重发展线下。
一方面线上线下同价,避免了以前沦为体验店的窘境!当消费者去店里购物的时候,直接拿手机或PC进行京东与国美价格的对比,只要比国美低,国美立刻把价格降下来,这样就避免了以往“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不利,避免了业绩的流失。
另一方面注重发展线下,强化优势,做大总量,拿到价格优势。进一步强化线下的量,而做大线下的量,意味着销售总量提升,而销量的提升,可以让国美在与供应商谈判的时候,拿到低价,强化低价优势。
这两个决定虽然大势上没有改变,但是却扎扎实实的改变了PK的不利状况。国美到2015年底已经实现连续十个季度盈利增长,在最新发布的2015年业绩中,国美净利润增长30%,达到20.7亿,相对照的就是京东亏损94亿。
而这种调整,一方面稳住了业绩,另一方面,以后黄光裕的复出打好基础,更大动作等待黄光裕复出。
毕竟黄光裕还没有出来,作为国美灵魂和传播的大卖点,国美唯一能够超强调动媒体关注的核心人物还没有出来,到时候更大的精彩等待黄光裕复出后上演。
可以说,无论是超强的运营能力、霸气的进攻和魄力战略层面,还是影响力、价格大战、传播大战等具体的打法,作为一代家电零售教父的黄光裕本人都具有着超强的优势,帝国扩张的攻势和速度让对手所惧怕,相信他这些优势也会给线下打法构成冲击!
可惜事情没有如果
如果黄光裕没有在2008年11月的被拘留,当时国美的快速扩张步伐不会停下,彼时国美已经完成了一二线城市的布局,正在对全国三四线城市的IT、通信类连锁卖场进行收购,打造一张覆盖更广的零售大网,将国美帝国的触角延伸的更远。
一旦完成,他讲构建起全国一张覆盖一二三四线城市的家电零售大网,甚至进一步延伸,国美帝国的边界将进一步扩大!将会发挥出怎样的威力?
如果黄光裕没有在2008年11月被拘留,他不会错过外界零售业的变革,也不会错过线上零售与线下零售的大战,虽然他在狱中能感受到一些信息,但是不会如外面体会这么直接,也许他甚至回去亲自感受、体验,并作出调整。
…………………
相信这个如果成立的话,天猫和京东今天的格局一定会受到影响!但是,他触犯了法律,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惩,每个人总要为他做的承担责任。而他的被拘留,他为过去犯的错承担责任时候,也影响了国美帝国的发展节奏,也确实让国美的一些运作受到了影响,一个激烈征战的战车逐渐变缓。
可惜,事情没有如果,也许这就是历史中谜一样的特点。(来源:O2O商学院 作者:于建民)